许华建:一个“时刻准备着”的“黄山青年学者”
一个“时刻准备着”的“黄山青年学者” ——专访医学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许华建 □本报记者 邵洋洋 宁浪沙 摄 许华建,1980年3月生于安徽肥东县,1997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
一个“时刻准备着”的“黄山青年学者” ——专访医学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许华建 □本报记者 邵洋洋 宁浪沙 摄 许华建,1980年3月生于安徽肥东县,1997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
来自武夷山脉的“黄山青年学者” ——专访光电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邱龙臻 本报见习记者 邵洋洋 邱龙臻,31岁,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福建宁化人。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系获理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中...
做个有梦想有思想的人 ——记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2008-1班杜军虎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杜军虎正坐在电脑前整理着论文。大学四年,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活跃于各种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持过国...
何恩情,中共党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08-1班学生,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这些年来,何恩情把自己的文学梦变成人生的理想来追求,并取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何恩情就是一个成功者。 不是...
星斗其技 赤子其人 ——记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2011-2班张国全 学生记者 敖 田 侯 娜 王 珣 杨利杰 魔方,握在手心是真实的玲珑,映在眼眸是多彩的神秘,在无数魔方爱好者的眼中,它就是落霞与孤鹜...
熟悉的老师 更熟悉的授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钱斌教书生涯的台前台后 学生记者 秦惠实/文 宁浪沙/摄 在电视上看自己的老师做报告?这件看上去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校的同学们身上实现了。这个寒假,同学们就在...
存壮心敢为人先 入古稀为霞满天 ——桂长林教授的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 尹兴国/文 刘治国 李 力/摄 他是一个外表不起眼的老者,骨子里却浸着旺盛的创新精神;他是一个态度很随和的学者,谈吐间却透出严谨的治学品...
平凡的岗位 不凡的人生 ——访慈园食堂师傅丰建民 学生记者 吕 琪 舒怡萍 刘西雷 责任,看似简单二字,做起来却非易事。其背后是长年累月对兴趣、信念的坚持。他,每天第一个上班,30年来,风雨不变;他,时刻不忘...
“大学四年,我决不能白过” ——记“2011年度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获得者李正印 □本报记者 王 建 “记得坐着校车刚进入翡翠湖校区校门时,我曾对自己说,这里将是我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大学4年,我决不...
锲而不舍光明行 —— 记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王章豹 □ 合肥工大报记者 刘 宁 秋风送爽,又是一个丰收季节,北京传来了喜讯,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王章豹研究员合作完成的成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