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看似简单二字,做起来却非易事。其背后是长年累月对兴趣、信念的坚持。他,每天第一个上班,30年来,风雨不变;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把服务他人视为一种快乐。他,就是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老班长”的屯溪路校区慈园食堂丰建民师傅。
物聚于所好
杜威曾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丰建民师傅之所以选择餐饮这一行业并坚守多年,源于他对烹饪的热爱。在一线工作这么久,丰师傅曾有多次机会调入其他部门,但因为对岗位的热爱,最终他选择了放弃。
谈及童年,丰师傅憨厚一笑,向记者讲起了他的父亲。丰师傅说,父亲对他影响至深。身为军人的父亲做事果断负责,讲究原则。耳濡目染,丰师傅继承了父亲身上特有的品质。父亲本想培养他成为一名驾驶员,并教了他一些驾驶方面的技术。但是在做了一年的司机后,丰师傅意识到这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便果断放弃了这份工作。而对烹饪的钟爱使他努力学习烹饪知识,1980年,丰师傅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厨师考试来到了合工大。
工作之余,丰师傅常常自学一些关于烹饪、营养方面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丰师傅代表慈园参加学校食堂自制食品展示,并以自己原创菜式营养、实惠、美味的特点获得了第一名的荣誉。
“家人对我的工作也都很支持,”丰师傅笑着对记者说。因为工作很忙,丰师傅陪女儿的时间很少,常年如此。丰师傅说:“早上女儿还没起来,我就得出门上班,中午我回家女儿又已经出门,一天到晚都很少见到。女儿也抱怨过,但没办法,工作必须坚持。每周六休息时,我都会亲自下厨,做些好吃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也许这餐饭就是丰师傅对家人的一种补偿。
谈到职业时,“热爱”是丰师傅提到最多的两个字,正是有了这种热爱,丰师傅在工作中才充满了热情。
行源于责任
马克· 吐温曾说:“为责任而责任的事,我们是从没有干过的,干的只不过是能使人感到满意的那种责任。”丰师傅作为一名老班长,是所有工作在食堂第一线的员工中资历最老的一位。他能在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30年之久,正是源于他的责任之心。
慈园食堂的采购员张大春师傅向我们介绍到:“丰建民师傅是一位能吃苦、具有老黄牛精神的人,在工作上付出了很多。”丰建民师傅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来到工作岗位上。食堂要求员工们每天早上4:50上班,而丰建民一直坚持4:20就来到食堂,每天下午丰建民也会提前20分钟开始工作。从14时多一直工作到19时。从1980年丰师傅进入学校工作以来,30多年如一日。当记者问及丰师傅是凭借什么坚持了30多年早起晚归时,丰师傅笑着答道:“习惯了。”这句“习惯了”的背后,饱含着多重的责任!
这样的作息时间让丰师傅很难顾及自己的娱乐生活。因为食堂一线工作太忙,负担太重,后勤服务集团组织的各种娱乐活动,食堂的师傅们都没有时间参加。“其实我们也都很想参加,但是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况且人手又少。”丰师傅向我们介绍到,“我很爱好体育,喜欢跑跑步,打打球。平时忙的很,只能周六在大操场上运动运动,跑跑步。”丰建民师傅还开心地向我们介绍说,他年轻时还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曾得过100米、200米短跑的第二名。
作为一名老班长和卫生小组副组长,丰师傅要负责慈园前堂的水电气安全检查,红案方面的冷库、冰箱卫生,工作人员口罩衣帽卫生检查,副食仓库卫生等。如此繁杂的工作,丰师傅都做得井井有序。每到餐饮时间,丰师傅还要在厨房和前堂之间来回忙碌,检查前堂菜是否齐全、足够。慈园食堂经理李业银和丰师傅一起工作了20多年,对丰师傅可谓知之甚深。当问及丰师傅身上最令他感动的东西时,他说:“丰师傅每天来到食堂,首先就要到冷库提出当天所用的所有菜,他深入冷库将菜抬到门口,再由其他同事取走,为了保鲜,冷库内的温度达到零下10摄氏度,而丰建民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要在里面呆上一段时间。”
丰师傅对自己的工作十分负责,清扫好食堂卫生就是重中之重。记者第一次采访走进食堂内部的操作间时,虽然光线略显暗淡,但里面的大部分灯都是关闭的。丰师傅解释道:“用不着的灯我们都会随手关闭,这样可以节约电。”当记者看到这个闲人勿进的操作间里干净而又整洁时,丰师傅解释说:“这里的卫生,我们每天至少打扫2遍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食物的卫生,才能保证学生吃上放心菜。”在丰师傅的理念里,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的健康营养最重要。”十几年来,丰师傅所在的慈园从没发生过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学校后勤部门每年都会进行竞聘,包括竞选主任或者调至其他下属部门工作。作为丰师傅的老朋友,李业银经理考虑到丰建民在一线辛苦工作了多年,强烈希望他能换到相对比较轻松的岗位上去工作,但丰师傅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
“丰师傅每次竞聘都提出希望在第一线工作,他在工作中也一直是踏踏实实,积极肯干,任劳任怨。”李经理说,就是这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丰建民这个老班长身上发扬光大。2007年,在后勤部门考核评比中,丰师傅个人获得了“优秀”。当记者问及丰师傅是否还有其他奖时,他笑笑说:“记不大清了。”也许是因为太多了,也许是因为这根本不是他所关心的。
业成于关爱
在慈园食堂员工的印象中,丰师傅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同事刘兆勤师傅说:“丰师傅人挺好的,天天早上来得好早哦。”
“丰师傅宽容大度,任劳任怨,来在人前,走在人后。”与丰师傅一起共事了20年的张金莲师傅忍不住赞叹。
……
每次记者听到大家对丰师傅的评价都会忍不住问:“还有什么具体的事例吗?”食堂的师傅们都摇摇头,“就是这些了,我们每天都是这样工作。”
的确,丰师傅与同事们朝夕相处,并不是因为一两件感天动地的大事让同事们对他有如此好评,而是丰师傅的与人为善、勤恳踏实感动了大家。
作为慈园食堂的班长,丰师傅对同事热情大方,对下属体贴理解而又严格要求。在工作中、生活上,无论是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丰建民都会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共渡难关,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慈园食堂中有些员工不是本地人,独自一人在合肥工作生活,有时工资还没发,钱就不够用了。每到这时,丰师傅二话不说,就会把钱借给他们。丰师傅总是说:“大家都是同事,帮帮忙是应该的。”
每当有新员工加入,丰师傅也总是要多花一些时间了解新员工的困难,帮助他们适应食堂的作息时间和工作环境。“刚开始都先强调慢慢来,一步一步就能做好了。像我的小徒弟陈照勇现在就已经出师了。”丰师傅欣慰地说。
“丰班长做事情总是先想到别人,夏天经常会下起没有预兆的暴雨,他总是说自己家离得近,把雨衣借给那些忘带雨具的同事。有时自己都淋雨感冒了,可是第二天依旧是到的最早的那个人。”同事李道新师傅说,丰师傅是大家公认的好。
朱师傅说:“丰建民虽然是班长,但一点也不摆架子,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因此,同事们都很尊敬他,平日里都亲切地称丰建民为老班长。
在丰师傅心中,学生的健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李道新师傅说,丰师傅一直带领他们秉承“把大学生健康放第一”的思想,坚持对餐具进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处理。同时,丰师傅每天都会对购进的菜进行严格把关,腐烂的坚决不要,还要定期更换菜样并且考虑各种菜的价格,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学校,丰师傅有着一种对家的热爱。“以食堂为家”,丰师傅说,这也是他每天早上来得早的原因之一。面对辛苦的工作,丰师傅很朴实地说:“来这里吃饭的学生越多越好,来的人多说明我们做的好,学生满意。”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语是,丰师傅踏实、认真、热心、宽容、能吃苦、细心、以身作则、称职等等。正是三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丰建民在厨师的岗位上一站就是30多年,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责任。这种强烈的责任一直支撑着丰师傅,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凡的人生,在无怨无悔的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后记:此次采访,学生记者深入食堂了解情况,深深体会到了食堂后勤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为此,学生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慈园食堂就餐的同学,他们都认为“自主收拾餐盘”的良好习惯应该发扬。然而,在屯溪路校区各食堂醒目位置悬挂的“自主收拾餐盘”横幅,很多同学却视而不见。慈园食堂员工徐先生说:“食堂人员少,本来是7个人收餐盘,但最近走掉了3人,现在只有4个人收拾餐盘,工作量相对比较大。同学们刚从翡翠湖校区搬迁过来时,都自己收拾餐盘,但时间久了就不收拾了。我们希望屯溪路校区的同学们应该继续保持在翡翠湖校区自主收拾餐盘的良好习惯。”在此,笔者希望屯溪路校区的同学们能体谅辛勤工作的食堂师傅们,拾起不经意之间遗忘的良好习惯。
(来源:《合肥工大报》第5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