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许华建:一个“时刻准备着”的“黄山青年学者”

日期:2012-08-10  稿件来源:  

图文

一个“时刻准备着”的“黄山青年学者”

——专访医学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许华建

□本报记者 邵洋洋 宁浪沙 摄

许华建,1980年3月生于安徽肥东县,1997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7年6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7月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作,担任讲师;2009年12月获聘副研究员;2012年5月入选合肥工业大学首批校内“黄山青年学者”。现为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制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许华建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还兼任中国化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国际知名杂志Angew. Chem., Org. Lett., J. Org. Chem., Tetrahedron, Tetrahedron Lett.等论文审稿人,国际期刊Curr. Org. Chem.的Guest Editor。

“做研究肯定要有创新精神”

上午8点多,来到许华建的办公室时,他已经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麻烦你等一下,我先把这个结个尾。”他说。

当他放下手中的工作,记者就跟许华建聊了起来。据许华建介绍,他教授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药物合成反应》、《药物结构分析》、《药物化学实验》以及研究生的《高等有机化学》4门课。同时还担任院长助理、制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

当记者问他,那么多的工作如何协调时,他笑着说:“嗯,确实有很多时候协调不过来,那我就会挤时间来处理,比如,周末不休息。可以说,我是一个基本上不知道什么叫放假的人。”

就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许华建近5年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就有29篇之多,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27篇,有26篇都是在工作后的不到5年的时间中发表的。

这意味着平均每两个月许华建就能发表一篇被SCI收录的论文,这要付出多少别人不知道的辛苦呢?

“其实也不全是我自己的功劳,我有很多的研究生,他们在这方面对我帮助很大,我从学生们身上学到的比我教授他们的要多。”他说,“我在咱们学校算比较另类吧,因为我发表的论文关于应用研究的比较少,大部分是基础研究领域的。”

提及做研究最重要的素质,许华建说:“做学术研究肯定要有创新精神才行。”

许华建对于创新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非常熟悉,然后就是要积极地思考,寻找原有方法的不足之处,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也积极地在实践着自己提出的这两点要求。

比如在辅酶NADH参与的机理和应用研究方面,许华建通过系统地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解决了在这一领域中极富争论的“生命体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机制”问题;而在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方面,许华建找到了可以应用于各类偶联反应的高效、廉价的金属催化剂,为医学、化学中间体的合成提供了更加绿色的合成方法,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机理解释,为惰性化学键的活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能喝酒而有些人不能吗?”他问记者,记者摇摇头,他继续说,“因为每个人体内乙醇脱氢酶的数量不同,而乙醇脱氢酶直接决定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可以被人体直接代谢掉)的速率,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转化机理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争论:由一个氢原子带一对电子还原或是首先一个电子转移然后一个氧原子转移。而我的博士生导师提出这两个机理不存在矛盾,应该是协同关系,之后,我参加了这个转化机理的研究,也发表了相关的论文,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才有了相对一致的看法。”

2010年,许华建以“有机负氢化合物及其氧化形式的机理和应用研究”为课题,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进一步对该方向进行系统研究。

许华建在研究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化学研究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比如绿色化学的提出,以水代替有机溶质,减少有毒溶剂的使用,再如发现更加高效廉价的催化剂,提高实验的产率等。

“你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黄金很贵,我们的很多实验试剂都非常昂贵。”许华建说。在这方面,他也在积极地探索。

2008年,许华建以“辅酶NADH模型物负氢转移机理及其在有机小分子催化中应用研究”为课题,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在这个课题中,许华建成功地发现了以1,4—二氢吡啶为模型物中心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可以代替辅酶NADH进行相关试验。“1,4—二氢吡啶在活性部位与辅酶NADH非常相似,这样就可以不再用1克价格就高达上万元的辅酶NADH做实验了。”许华建说。

而当被问及这些创新想法的由来,许华建一直在强调基础很重要。“其实你对基础理论越了解,对别人进行过的研究越了解,你就越容易发现每种方法的优劣,也就更容易提出改进之处,这个改进之处就是你最大的创新。”许华建说。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华建是个很有才华的小伙子。”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洪斌教授在提到许华建时说,“在业务上他非常精干,在工作上他尽心尽责;为人处世随和大度,我们一起工作5年来感觉非常融洽。”

在张洪斌的眼里,许华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勤劳肯干而且能力强,“最重要的是他非常有集体意识,不仅能自己干的好,而且能把一起工作的整个团队带出来。” 张洪斌说。

对于许华建的集体感,张洪斌向记者回忆了一件事。当时的制药工程系还属于化工学院,院里条件有限,实验室紧张,好不容易学院有实验室了,许华建却把机会让给学院其他没有实验室的老师,而他自己只能借用别的老师的实验室。“当时就觉得这个小伙子很不错,心里装着别人。” 张洪斌说对这件事他印象很深。

“华建是个非常肯干的小伙子,院里老师也都看到了,后来也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帮他申请实验室,鼓励他申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帮助他争取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条件。” 张洪斌说。

“如果能够把像华建这样有才能的年轻人组成团队,让他们一起发展,那对学院、对学校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张洪斌坦言,学院非常珍惜许华建这个人才,想让他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学院老师看来,许华建很努力、有天赋,可是对他自己来说,这一切只是在准备着。

“只有你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先做好了,你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他说。

许华建长期担任Angew. Chem., Org. Lett., J. Org. Chem., Tetrahedron, Tetrahedron Lett.等几个国际知名杂志审稿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时刻准备着的许华建。

“你向这些比较权威的杂志投稿,别人看到你的稿子写得有些水平,知道你在这个领域有独到的研究,自然会找你担任评审,而不是你自己觉得可以,然后去申请,这个有点像马太效应。”他笑着说。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也是一样,只有你做出了些成绩,别人了解了,觉得你水平还行,就会找你做评审专家了。” 许华建表示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前提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

许华建一直坚持只要自己做好准备,机会总会来临。他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情况时,前两年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但是他却从没有主动申请过。

“当时学校很多老师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我又是年轻人,刚进校,自己又没做出什么成绩,我觉得自己没有条件去申请,我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等到自己真的做出点什么了,该有的自然都会有的。”许华建很坦然。

这种坦然的心态,似乎渗透到了许华建工作的每个领域。许华建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非常坚信这一点,“对我们这个专业,经验很重要,所以很多企业喜欢与年长一些的教授合作。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和一个企业合作,做得很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总会改变他们的看法。”许华建说。

光有坦然的心态是不够的,还要做。实验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当被问及他是如何克服实验过程中不断的失败时,他说,“我觉得搞研究就要有好的心态,要不然一个实验老是失败,那怎么办?那还不痛苦死了。”

2009年,许华建在与合肥创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三类新药多西拉敏的合成技术研究”时,眼看着实验做到了最后一步,马上就要成功了,可是花了半年的时间竟然都没出成果,实验结果一错再错。“当时实验中有两个反应物需要调整剂量,我们一直只改变其中一项,后来忽然间反应过来,把另一种反应物的剂量调整后,实验终于成功了。做实验有时候跟人生差不多,换个角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他回忆道。

许华建说,他也经常告诫学生,做实验不能着急,心态要好,要多找原因多分析,不能被眼前的一点挫折吓倒。

“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

许华建说,工作这几年,他非常感谢很多人对他的帮助,特别是家人无条件的支持、朋友的帮助,没有大家的帮助,他不可能那么安心地做自己的事。

许华建说,他的朋友特别多,与人相处关系都非常融洽。这点,记者在他的实验室里找到了答案。

当记者来到升华楼404实验室时,许华建的研究生们都在忙着做实验。其中有一位叫梁雨锋的同学,已经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记者很好奇,为什么已经毕业了,还在实验室里呢?

“这个实验之前是我做的,想趁自己还没走,帮许老师把它做完呗。”梁雨锋说,“说许老师是我们的导师,其实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在实验室里是导师,私下里就像哥们。”

梁雨锋说,刚开始选导师的时候就觉得许华建是个在学术上特别有造诣的人,而且他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由衷的佩服,“许老师做什么事情总是能考虑到每个人的感受,总是把事情处理得非常细致。”

作为女生的郑波也非常认同这一点,“许老师非常随和,我们做实验要是遇到问题做不出来时,他从来不会发脾气,说话从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而在谈到整个实验室的氛围时,许华建的研究生们都说,很多实验室都很羡慕他们实验室融洽的氛围。“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一大拨人一起,连吃饭都在一起,非常和谐。大家在实验室互帮互助,特别像兄弟姐妹,许老师每个周末还会自己租场地带我们到古井体育馆打球,他说我们需要运动。”郑波笑着说。

当记者问许华建是怎么与学生相处时,他说:“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这样你就能多替别人考虑,你需要帮助,别人自然也会帮你。”

1980年许华建出生于肥东县的农村,父母穷其所有,供他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大学期间许华建的专业课始终是专业第一,从中科大博士毕业后,准备去香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父亲因重伤半身瘫痪。为了照顾父亲,放弃求学,负债走上工作岗位。所有的这一切与那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标兵的荣誉一样,也是属于眼前的许华建。

“人不能为了自己活着,当时为了照顾父亲,放弃到香港大学学习的机会,还借了20万元把父亲救过来,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许华建说。

许华建的父亲医治了近5个月才从昏迷中苏醒。父亲总算是救活了,但是一个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许华建身上。

“我到现在都记得,1994年读高中时,学杂费是3816元,家里真的是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才凑齐了我上学的钱,没有父亲就没有今天的我。”他说。

这些经历,都使许华建在与人相处中懂得了替别人着想,总是能够顾全他人的感受,这也使他赢得了好人缘。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许华建一直坚信这一点,并一直努力的准备着,相信时刻都在准备着的许华建一定还能迎来更多属于他的好机遇。

(原文摘自2012年06月10日《合肥工大报》第602期第2版)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