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赴闽聚焦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进行调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之父”的林占熺教授和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两位科技特派员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午后的福州,烈日炎炎,团队在林占熺教授的带领下,走进研究中心菌草种植展示园,与菌草零距离接触。林占熺教授详细介绍了菌草的种植方法和产量情况,回忆了作为全国首批科特派下乡服务的心路历程,分享了到福建老少边穷地区、全国各地乃至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成果推广的生动故事。
期间,林教授时而亲口品尝菌草种植出的蘑菇,时而躬身演示菌草的采摘方法。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襟,可他始终热情饱满、满脸笑容地回答着队员提出的问题。追忆往昔岁月,他反复强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做什么产业,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带动全社会一起致富,才是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林占熺勉励同学们说:“你们这一代肯定比我们强!希望在你们年轻人身上!”在场的队员无不为之动容,热血沸腾,并充分认识到,农业工作只有下到田间地头去,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发展。同时,团队从林占熺教授的平易近人和耐心热情中切身感受到了老一辈科特派员严谨治学、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深刻领悟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服务群众的伟大初心。

林占熺教授向团队成员耐心介绍菌草种植知识
傍晚的农大,薄暮冥冥。团队来到研究中心会议室,与林占熺的女儿,同为菌草研究科技特派员的林冬梅老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期间,林老师深情回忆了在新加坡留学的所见所闻,分享了她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回国投身科特派事业的初衷。从老一辈到新生代,奉献精神一脉相承。如今,林冬梅老师延续了父辈们对农民的深厚情感,以兴农富农为出发点,深入农业一线,坚定无悔。

林冬梅老师同团队成员座谈
传承的是态度和精神,变革的是方式和手段。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林冬梅老师向队员们展示了她和她的团队开发的菌草信息化服务云平台。平台为菌草种植选择、生长检测、预期效益等提供了信息化的支持,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时代发展下科技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实用化地赋能乡村振兴。
林冬梅老师勉励同学们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要认认真真真地做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要长长久久地坚持,目光长远持之以恒。

团队成员与林占熺教授在菌草源合影
临别之际,林占熺教授将亲笔题字的《林占熺与中国菌草》一书籍赠送给合肥工业大学和实践团队。“发展菌草,为民谋利,为国争光,造福人类”是林占熺的初心和毕生写照,更是他与队员们和广大青年的共勉。
本次调研是电气学子“电亮福地”科技行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团队聚焦科特派,通过参观、采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科特派制度的发展变革和丰硕成果,学习科特派员的奉献精神和为民初心。
(齐梦月/文 吴泽城/图 李丽鹏/审核)
责任编辑:刘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