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闫峻:培养人才要坚持“身体力行”

日期:2016-05-20  稿件来源:  

图文

闫峻.jpg

闫峻(右一)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勘察

野外实习与学生同吃同住,上山地质勘察时总是冲在最前,为学生细心包扎伤口,与学生如朋友般地畅聊,这就是闫峻教授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近五旬的博导、教授习以为常并乐此不疲的事情。教书和育人在他眼里同样重要,作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见到闫教授时是在他的办公室,一侧是十来个学生正在学习和忙碌着,另一侧就是闫教授的办公桌,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他这里几乎是不存在的。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闫教授带我们来到了旁边的会议室,他亲切的笑容和平和的语气就像是记者在和自己长辈谈心一般,完全意识不到眼前的这位是在地质学领域赫赫有名的教授。

“兴趣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和逻辑思维之上的”

本科从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毕业后,闫峻即选择了高校教师作为终生职业,并且在工作几年后继续深造,从硕士、博士一直读到了博士后。

在一般人看来,二十几年从事一个学科的研究一定是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在谈及这个问题时,闫教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其实读本科的时候谈不上兴趣有多浓厚,真正开始主动地探索是读研究生阶段。”

专业的学习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判断喜欢与否,而只有大量的知识积淀才能建立逻辑联系和思维,才能举一反三,由已知推未知,这才会产生兴趣。闫教授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之下一直探索着地质学,并且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学生的兴趣志向分配研究方向和课题任务。

闫教授的学生刘晓强博士告诉记者:“老师会先根据你的兴趣分配方向,然后在必要时进行提点,指引你的研究思路。”正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使闫教授的学生可以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研究。

“合工大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了我的专业特点”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后,闫教授选择了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深造,而博士后出站之后就直接选择来到了合工大担任老师,这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渊源。

“我们工大的地质系基础雄厚,学科齐全,到这里来更有利于发挥我的专业特点。”闫教授解释道。

而来到工大之后的发展也证明了闫教授的选择是合理而明智的。闫教授所在的团队连续4次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其所在地质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教学、不授课就不是老师”

在闫教授看来,科研与教学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教学,就是培养人才,这是采访中闫教授反复强调的观点。

“如果脱离掉这个根本任务,争相去做科研项目,我个人认为是会失去方向的。”闫教授如是说。

对于科研项目,闫教授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有内容,二是不能占用教学时间。“有内容就是有好的成果预期,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而对于时间上的要求,闫教授的底线是科研不能占用自身时间和精力的一半以上。

“多发表几篇论文不如多培养几个学生。”这是闫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话,“上课应付很容易,但如果学生对你这门课学得不扎实,对他是一辈子的事。”

闫教授上课时的细致和用心令学生钦佩。“老师上课时特别认真,也很有耐心,任何不会的问题,只要问他,他都会给你详细的解答。”硕士研究生后田结告诉记者。

对于上课教学,闫教授一直都非常重视。“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他能学到东西,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培养人才始终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我想只要担当大学老师,这个理念一定要非常清晰,不能模糊。”

对于自己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取舍,闫教授表示很值得:“我个人每年都会推掉一些项目,我现在越来越感到这种取舍是很值得的。承接了大量科研项目的时候,人非常疲劳,既做不好教学,也出不了好成果。”

“大学培养学生两个素养:能力和人格”

对于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闫教授有着自己的思考。“考虑就业是一个很短视的问题。大学培养学生无外乎两种东西:智能和人格。智能就是智力能力,也包括动手能力,而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有社会责任感、追求真理和公义的人。而具备了这两方面良好素质的人,就是合格的人才,就是社会需要的人。”

对于学生的教育,闫教授向来是不遗余力,他主动要求担任本科生班主任,与学生互相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我们中老年教师,有一定的阅历和经验,比较适合担任班主任,学生也需要我们。我们也有义务去做这样的事。”闫教授说道。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对于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面对学生实习环节不断增加、实习经费不足的情况,闫教授与其他老师一起,让本科生参与他们科研项目中的部分任务,这也就形成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生大三开始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惯例。“早一点带本科生参与科研,也是支持了他们的实习,实际上就解决了实习经费相对不足的问题,一个学生多投入个两三千块钱,就很好地改善了他的实践环节。”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

对于学生的教育,闫教授一直强调言传身教。“吃苦精神、开朗、宽容,这些素质和品质,首先老师要展现给学生,他自然而然就会受到积极的感染。”

闫教授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每次带队外出实习,无论严寒酷暑,上山下水,他总是冲在前面,为学生开路,对于学生的提问悉数耐心解答。课堂上严肃认真,而在课下和野外实习时,则变身学生中的开心果,在枯燥的地质填图实习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节学习的氛围。

大三实习时在巢湖基地与闫教授相处了近一个月的后田结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闫老师特别随和,在实习结束聚餐时,人气也是最高的,和学生特别融洽,没有任何架子。”

后田结告诉记者,在巢湖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他养成了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实习结束带回了好几摞厚厚的笔记本,都是闫教授在实物讲解时自己记的笔记。“虽然实习很辛苦,大冬天的起很早,但是和老师聊聊真的很开心,经常开玩笑,老师自己也会带头活跃气氛,会把热茶用保温杯装好给我们喝,还会发一些小零食给大家吃。”后田结也因为这次的巢湖实习而在后来的保研时决定选择闫教授作为导师,“可以说就是当时和闫老师结下的缘分。”后田结笑着对记者说。

对于教师这样一份职业,闫教授从选择伊始就是特别热爱的。“我当时就一个想法,我喜欢当老师,家庭的熏陶再加上适合自己的性格,就选择了教师行业。”闫教授解释道,“我很喜欢上课,也很喜欢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喜欢我在这边讲,学生在这边认真听的感觉,喜欢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专业的认识、人生的积累与学生分享,为他们的成才起到积极作用。”

正是这样的一种热爱和使命感让闫峻在大学教师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余载,并且一如既往、热情面对。这样的品质和热情也同样是一名优秀的、时刻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学为基础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我们有理由也应该相信,他会继续为工大、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

(童徐伟/文)

编辑:王建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