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晋南古建活态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山西临汾、运城两地,围绕“让世界听懂黄河:晋南古建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主题,以根祖文化、关帝信仰、晋商文化为核心内容,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国际传播路径。
在根祖文化调研中,团队先后考察了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临汾尧庙和稷山稷王庙三大文化圣地。通过实地走访,成员们不仅追溯了民族迁徙历史与华夏文明源流,更深入了解了景区在保护传承中融合现代科技与学术研究的创新实践。在临汾尧庙,团队专访景区负责人了解到,通过“传统活动+创新体验”的传承模式,景区既保留了正月庙会、祭尧大典等传统民俗,又开发了沉浸式体验和研学课程等新型文化项目,未来他们将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修缮,探索数字化文旅融合新模式。

为深入探究关帝信仰的当代价值,团队走进解州关帝庙,成员们通过碑刻、壁画与文献,深刻体会“忠义仁勇”的精神内涵,理解了关帝信仰作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文化纽带的独特作用。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团队认识到在新时代弘扬关公文化的重要价值。

为了解晋商文化,团队探访李家大院与池神庙,系统考察了晋商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了解晋商“以义制利、诚信为本” 的经营哲学与社会责任担当。在李家大院,从“百善墙”到院落布局,团队切身感受到了晋商文化中崇尚诚信、兼济天下的精神。期间,团队还与长安大学实践团队围坐交流,深化彼此对晋商文化精髓的认知等。在汾城古建筑群,讲解员为团队详细描述了“最小干预”保护原则及“以旧修旧”等传统修缮工艺,旨在让大家真切感受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通过实地调研和学习交流,成员们进一步理解了高校与地方携手开展古建保护研究的实践经验,深化了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景春璐 韩赟 汪方芳/文 李越宁/图 袁杨华/审核)
责任编辑: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