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准扶贫”调研团走进国家级贫困县舒城县,在汤池镇开展了为期6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对当地的贫困现状和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
7月15日至18日,调研团先后走访了汤池镇镇政府、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针对扶贫专干、贫困户、非贫困户、企业商人等不同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不同群体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以及扶贫给其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在调研过程中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积极的宣传。
据汤池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国中介绍,汤池村“两委”本着“精准扶贫到人到户,发展产业齐心脱贫”的扶贫宗旨,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引进浅水藕泥鳅供养、板栗改良等新项目,并利用高校资源解决当地产业链问题,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为村集体创收。一年来,村集体收入由3.13万元增加到13.96万元,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据常院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舒城县教育局局长蒯文友介绍,常院村是国家级生态村,也是重点贫困村,常院村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扶贫工作中,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包括道路畅通工程、水利工程、电网改造工程,在扶贫队的带领下,常院村新增香菇大棚、光伏电站、板栗改良等项目,大大提升了乡村集体收入,计划每年新增集体收入10万元,新项目的引进同时带动了当地的就业,该村计划今年年底摘掉贫困帽子。
谭岭村村支书章心定向队员们介绍说,谭岭村属于非贫困村,村里共有贫困户112户,已脱贫85户,目前还有27户贫困户未脱贫,针对贫困户村里开展了结对帮扶工程,利用“大户带动”工程解决贫困户低收入、无就业渠道等问题。
7月19日,调研团赴九九老年公寓开展关爱老人行动,帮老人叠被子、剪指甲、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其中一位老奶奶感慨地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党和政府也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在这里住着很方便,衣食住行不用操心,还有很多老朋友的陪伴,日子过得很舒心,就是缺少像你们这样的孩子来陪陪我们,今天看到你们来,我们这些老人啊别提多开心了”。
安徽省脱贫攻坚推出“十大工程”,包括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会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汤池镇将扶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实现“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现脱贫政策组组到、户户访,努力形成平困户的“一有二不愁三保障”体系。
通过调研,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汤池镇“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脱贫攻坚阶段也出现了新矛盾,因病返贫现象给扶贫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现象严重,“哭穷”现象依然存在,这些引起了队员们的深思。

走访贫困户

产业项目调研

在九九老年公寓开展关爱老人行动
(薛传妹、巴·阿木格龙、杜永浩、余祖希/文 薛传妹 杜永浩 胡朝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