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7月18日—24日,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天使助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团队坚持“回首改革之路,实现精神脱贫,为特殊儿童送去温暖”的宗旨,通过社会调研、实地走访、多方采访、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深入地探寻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宿州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7月18-19日,团队先后采访了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武敏、宿州特殊教育中心前校长尹正路、宿州特殊教育中心九小培智部原校长马云、特殊教育中心校长尹成飞等一批优秀的特殊教育从业者。他们向团队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和多年来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力度,细数了特殊教育的丰硕成果,也向团队讲述了特殊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特殊教育中心未来发展方向。
7月19-23日,社会实践团队员们走访了五位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代表,从建校之初便在学校工作的马红艳老师,特殊教育中心青年教师的代表马子珍与杨扬,大学毕业后选择重回母校工作的残疾人教师苗青和侯娜,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与经历,但他们在谈及自己的学生与工作时都满含深情,他们对特殊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情结。马红艳老师说:“特殊教育老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对特殊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坚持,让队员们感受到宿州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7月20-22日,队员们还走访了多年来对特殊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爱心志愿人士,分别走访了特殊教育中心艺术顾问郭大华先生、爱心大使毛乐乐老师、志愿者音乐教师王珊、宿州市鸿正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正岁等,听取了他们与特殊教育事业的故事。团队成员通过他们了解到宿州特殊教育发展史,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各界对特殊人群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帮扶内容。团队成员还观摩了毛乐乐老师给盲童上音乐课的情形,欣赏了盲童的特殊才艺;参观了鸿正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了特教中心毕业生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的能力。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宿州特殊教育发展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个人对于特殊儿童的爱心和帮助。
7月19-23日,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团队成员还多次参与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的送教下乡活动。在与特殊儿童交流中,孩子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不屈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团队走进特殊儿童家庭,实地走访特殊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了解特殊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教育情况,聆听特殊儿童与特教老师之间的动人故事。
据悉,这是该院第二次赴宿州特教中心开展“天使助福”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提高了大学生把握国情、认识社会、了解民意的能力,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