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多彩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多彩校园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校广播电视台学生团队赴灵璧调研传统技艺磬石雕刻

日期:2019-07-31  稿件来源:  

图文

7月24日至29日,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台学生团队在宿州市灵璧县开展“赏磬石金声玉质,传灵璧千载匠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调研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磬石雕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到达灵璧的当天下午,团队师生与团县委、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磬石雕刻省级传承人吴河江,市级传承人赵君、赵亮以及赏石县级传承人任树文在灵璧奇石文化园进行了座谈交流。

四位传承人老师就磬石的特点、磬石雕刻的历史脉络以及这一技艺的传承发展等作了介绍,详细分析了近年来磬石雕刻的市场前景和面临的问题。他们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磬石雕刻的队伍,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会后,团队师生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灵璧博物馆和磬石雕刻收藏室。展厅内的奇石形态各异,妙趣横生。而磬石雕刻的藏品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十二生肖”、磬石乐器、钟馗形象等雕刻系列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观中,文化馆工作人员现场用编磬及磬石琴演奏了经典乐曲《东方红》和《茉莉花》,磬音绕梁,空灵悠远。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试奏了编磬和石琴,进一步感受到了磬石金声玉质之美。

第二天,调研团队冒雨前往磬石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吴河江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学习。吴老师现场为同学们展示了茶壶的雕刻和上色等工序,同时强调了雕刻中应注意的问题。吴老师说:“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不能坐以待毙,我们一方面要钻研自身的技艺,另一方面还要积极行动起来,比如成立了灵璧工艺美术协会,有组织地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断提高磬石雕刻的影响力,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利于其保护和传承。”

为继续深入学习磬石雕刻艺术,7月26日和27日,调研团队分别拜访了市级传承人赵君和赵亮两位老师。

赵君对线条的掌控力极强,其石刻线画深得工笔画精髓,线条分毫毕现,极其细致,刻画的动物毛发根根分明,形象活灵活现。调研团队队员跟随赵老师的刀锋,感受线刻艺术锋芒毕露的美感。赵亮老师也为队员们展示了他的作品和雕工,刀起刀落之间,刻画下了他从事磬石雕刻27年以来的学习心得和人生感悟。

灵璧是著名的“中国磬石之乡”,制磬、雕刻工艺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目前从业人员愈千人,其生产加工基地、作坊遍布城乡。

7月28日,赵君老师带领团队前往磬石产地灵璧县渔沟镇,参观了当地的现代化磬石雕刻工坊,半自动化水刀切割和全自动化电脑雕刻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磬石工艺品的生产效率。走出工坊后,同学们顶着烈日跟随赵君老师登上因产磬石而得名的磬云山。如今,这里已被建成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的宋代老坑中,磬石层层排列而上,错落有致;山腰上的摩崖造像历经岁月的侵蚀,虽有些斑驳,但是轮廓依然清晰可见。大家在此深切地体会到了磬石的魅力以及磬石雕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电视媒体的视角,聚焦学校定点扶贫的灵璧县传统技艺磬石雕刻,记录传统技艺的生动画面,展示民间工匠精神,把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起来,发挥高校师生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广播电视台学生团队成员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了文化自信,实现了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目标。

1.jpg

3.jpg

2.jpg

4.jpg

(张君慧 王怀毅 刘红平/文 校广播电视台/图)

编辑:刘红平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