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19日,化学与化工学院赴桐城市莲花村实践团队前往桐城市莲花村开展以“新农艺培育富锌水稻,常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深入农村基层,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为重点,通过“实践”“调研”“宣传”“科普”四条途径,助力莲花村实现乡村振兴。
2018年三下乡团队对莲花村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所得数据表明当地土壤锌含量为112.02 mg/kg,属于富锌土壤,该团队在该村开展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全营养型水溶肥料、有机碳营养水溶肥料、生物刺激素水溶肥料,并设置清水组和空白对照组,考察叶面喷施不同类型的水溶肥料促进水稻对土壤中锌的吸收效果,筛选培育富锌水稻的方法,助力打造“一村一品”,实现村强民富。团队还开展了新型水溶肥料科普交流会,向水稻种植大户宣传新型水溶肥料的优点及叶面喷施和根部滴灌技术,希望达到推动节本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目的。参加科普会大户接近30名,总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会议结束后,团队向大户们赠送了新型水溶肥料,希望大户们可以亲自体验新型水溶肥料的施用效果。
队员们查阅了2014年之前莲花村建立的109户(151人)贫困户档案,走访了多位贫困户,真实地感受到了莲花村所采取的“因人施策”、“因户施策”的脱贫策略效果十分良好,确保了脱真贫、真脱贫。目前村中尚余11户贫困户,脱贫率达90%。该村计划今年年底完成10户稳定脱贫,明年完成最后一户的脱贫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脱贫方案。此外,在杨安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丰茂盛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美丽乡村示范点、智慧农业基地、制刷工厂及其它民生工程。丰书记介绍说:杨安村总人口近6000人,总面积9000多亩,耕地面积5000多亩,山场面积100亩。以农业资源为主,是产粮大村。通过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建立了“智慧玻璃温室大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特色产业。通过健全管理机制,结合“五清一改”专项行动,清理年久失修、无人居住的废弃房屋,选聘保洁员清除垃圾杂物、疏通溏沟、清除污泥臭水。今天的的杨安村蚊子少了、垃圾不见了、群众生活卫生习惯好了。
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做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直接关系到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地。有着30年党龄齐德玉书记就是广大基层干部中的一员,在莲花村工作了36年之久。任职以来,齐书记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准则,踏踏实实地做好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之中,齐书记要求村干部要“拿得起”,奋发有为、勇担重任,凝心聚力、不胜不休;“放得下”,放下自我,摆脱私心,对公用资金不念、不拿、不贪,守住底线、守住清白;“想得开”,面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艰辛、坎坷,甚至是受到的委曲、矛盾、痛苦,善于调节自己内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干好工作。齐书记的一心为公,踏实苦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团队成员,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向齐书记看齐,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通过本次的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基层、走近群众、走进农田,宣传节本增收、提质增效、绿色环保的新型肥料,助力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的化学与化工知识,参与制备新型液体水溶肥料,开展田间肥效实验,在“2019中国?桐城首届富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为培育“乡字号富锌水稻”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