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理论宣传研究】为实施人才兴皖工程贡献高校力量

日期:2023-12-25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文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安徽高校要积极融入人才强省工作大局,充分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在人才培养供给、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服务等多方面展现新作为。

坚持社会需求导向,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安徽高校须结合安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谋划人才发展。把准社会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建立教育、产业、科研相衔接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对传统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要适时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扶持有利于新产业发展的学科,对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集群相关的学科要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巩固提升一批有基础、有实力的特色优势学科、潜力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推动高峰学科提质扩容,构建优势专业。另一方面,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人才供给质量。抓好课程建设这一基本要素,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建好优质通识教育课程,打造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科学设计并拓展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程,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以突出创造力与胜任力培养重构课程体系图谱,推出一批线上、线下一流精品课程。抓好教材这一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鼓励通过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汇聚共建合力,推出一批体现最新教改成果的产教融合优质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校企合作机会,为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互动等学习品质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集聚。安徽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充分激发人才深度参与重大战略实施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一方面,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高校要主动作为、系统布局,充分发挥人才协同效应,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担国家“大项目”、打造攻坚“大团队”,全力支持科研人员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对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探索性基础研究,努力实现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突破。积极投身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建设,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深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全面合作,整合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上的各个创新要素和创业资源,构建科学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主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对接,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聚焦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大力支持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组建团队开展中长期科研攻关。与企业共建联合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选派优秀科研骨干、青年博士等进企业挂职。建设产学研结合管理服务团队,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产出、转化、应用的工作考评机制,激励更多人才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施展才华、成就事业。

坚持资源供给保障,提升高标准服务社会效能。社会服务是国家、区域战略发展所需。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社会服务与区域发展的联系,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方面,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把继续教育纳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框架中,形成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分工协同的教育机制。坚持教育“供给侧改革”,立足对象多元、类型多样、范围广泛的需求实际,在教学设置、教学规模、教师队伍配备等方面分类施策,大力推进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规模,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实用人才、高技术工人、社会管理人才等各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夯实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高校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综合优势,打造一批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软科学研究基地,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围绕党的建设、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度调研、战略研究和效能评估,为省委省政府了解党情政情社情、绘制发展蓝图、作出科学决策等提出专业性、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使高校真正成为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的“思想库”“智囊团”“创新源”。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 汪绪吉)

原载于《安徽日报》思想周刊 2023年12月19日07版

原载链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312/19/node_07.html#c1009359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