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合肥日报】致敬!合工大这对夫妻令人感动

日期:2022-07-15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文

“人民育我终一生,情深似海难回报。愿将遗体捐医学,聊为民利尽绵薄。”17年前,陈清伦、流炜夫妻俩共同立下遗嘱,逝后即将遗体全部捐献给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器官的有用部分可用于救治病员,医嘱执行人为他们的女儿陈静怡。

“父母说,一定要按照遗嘱执行才是最大的孝”,2014年陈清伦离世,2022年流炜离世,陈静怡遵照父母的遗愿,先后为他们办理了遗体、角膜捐献手续。2014年7月陈清伦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到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2022年7月13日,流炜的遗体也捐于安医大接受站,用于医学教育、科研事业。

朴素节约,是父母给她的最深印象

“父母都是老革命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品质就是谦虚、朴素、平和”,陈静怡说,“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张扬,做好事也不愿意让人知道。在生活中太朴素、太节约,剩饭、剩菜从不舍得扔掉。”

陈清伦是江苏盐城人,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华野12纵队新华社前线支社记者,蚌埠支社通讯科副科长、皖北日报记者组长、皖南大学党办秘书、合肥工业大学水利系总支副书记、合肥工业大学校纪委副书记等职。陈清伦长期从事革命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为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辛勤汗水。流炜是江苏省滨海县人,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安徽日报编辑组副组长、马鞍山日报社副总编辑、皖南大学党办秘书、合肥工业大学校医院指导员等职,为新闻战线及校医疗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炎黄春秋》记载,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暨苏中军区和第十二纵队及苏北军区对敌斗争时,新华社成立苏北前线支社,调去三名记者,陈清伦就是其中一位。陈静怡说,“作为战地记者,父亲深入前线观察战士们的战斗作风,真实记录重大的战役行动,逼真刻画战士们的作战神态,也是九死一生,可是这些父亲都很少提及。后来父亲母亲都调回安徽工作,还是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播撒希望,他们用大爱为生命接力

2005年的一天,陈清伦、流炜叫女儿陈静怡来签个字。“那天父母立下捐献遗体器官的遗嘱让我签字,我也很吃惊,老话都说入土为安,父亲却说‘听我的就是孝顺,去世后一把火烧了多浪费,还是捐出去可以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2014年7月,陈清伦病重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他艰难地抬起手,点了点床头柜。看到他的动作,流炜说:“我知道你的遗嘱在里面,放心,一定按你说的做。”离世时,陈清伦已经88岁高龄,向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捐献了遗体和角膜。第二天一早,接受站付杰老师又送来角膜捐献的证书,陈清伦的两个眼角膜已经连夜移植给两位眼疾病人。看着证书,流炜连说:“好,好。”2015年,流炜补充遗嘱内容,“我死后即通知安医大接受遗体”。

2021年12月,流炜身体不适,女儿陈静怡送她去医院检查,诊断为三级心衰。那时流炜已经96岁高龄,出院后一直在家静养。流炜对家人说,平时经常在一起玩的5位老同志,现在只剩下自己了,万一真到了走的那一天,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遗嘱,捐出遗体(角膜)。陈静怡说:“7月13日凌晨,母亲在睡梦中离世了,按照她的遗嘱,向安医大遗体接受站捐献了遗体和角膜。对于我和弟弟,他们是最好的父亲和母亲,在生命离去的最后一刻,做出的榜样让我们铭记在心。”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的高尚事业,这种播撒希望的大爱,让绝望中等待的人们看到曙光。两位老人逝世后捐献出遗体和角膜,为祖国医学事业贡献力量,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佩;作为老党员,他们带头捐献,以自身做法感染更多人认同遗体器官捐献事业,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在社会播撒希望,让生命实现接力。

来源于《合肥日报》2022年7月14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aD12fJwLYlb0n3DnoJJHw

责任编辑:刘红平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