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学子八年续写《红楼梦》
新安晚报讯(周慧 记者 钟虹/文 记者 马杨/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200多年来,无数痴人续写红楼,而其中谁能真正读懂曹雪芹的心?这一回,合工大学生何恩情在翻阅《红楼梦》不下20遍后,终于完成从第81回到110回约30万字的续稿。昨天,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红楼梦》续写者”的何恩情,捧着他新近出版的《情续红楼》,向记者讲述了他的8年圆梦路。
今年23岁的何恩情出生在庐江县。初中时他首次接触《红楼梦》,就被曹雪芹惊人的文采所吸引。高中时,他反复阅读,直至书页残破。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和理解程度的加深,他萌生了续写《红楼梦》的念头。“高一到大一是准备阶段,包括总体构思及古诗词的写作。大二到大四属于写作阶段,完成了22万字初稿的撰写及后期的修正工作。研一上学期最终定稿。”昨天,在合工大翡翠湖校区图书馆,清瘦的何恩情向记者讲述了整个写作历程。八年一觉红楼梦,而今情续梦终圆。手捧新近出炉的《情续红楼》一书,何恩情说希望通过一个“80后”对《红楼梦》的全新解读,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红楼梦》,增加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我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完成专业课程,我还自学汉语言文学等多门课程。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查资料、写作。沉浸在浩瀚无穷的文学殿堂里,内心踏实而宁静。”何恩情说,写作过程很苦也很累,也曾想过放弃,但有时候人就是为梦想活着。梦想在,希望就在。何恩情告诉记者,对这本书,他给自己打70分,因为在诗词和人物对白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而对于争议他并不畏惧。“每个续写者的着眼点不同。比如刘心武主要从政治层面进行解读,而我主要从情感层面着眼。”何恩情说,书中他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为经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纬线,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情世态。
记者了解到,在《情续红楼》中,宝黛钗的命运终皆“虚无”:贾宝玉悬崖撒手、林黛玉香消玉殒,薛宝钗凄凉仙逝。何恩情告诉记者,他偏爱林黛玉,因为她是书中“最具才情的女子,人生遭遇让人同情”。不过如果选择自己的人生伴侣,他最爱史湘云,因她“活波开朗”。
何恩情说,书稿的正式出版不是结束,而是他人生崭新历程的开始,“我会一直写下去,但不希望写作成为我的工作,而应是一种乐趣。”
原载于《新安晚报》2013年3月21日A06版
http://news.sina.com.cn/o/2013-03-21/0804265965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