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第九届大学生创新制作大赛上灵敏机械手大显身手
安徽商报讯(通讯员 周慧 记者刘媛媛 周梅)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那个面容僵硬的机器人,却拥有一双神奇的剪刀手。现实生活中,也有一双双智能灵巧的机械手。在合肥工业大学刚刚结束的第九届大学生创新制作大赛中,众多由大学生自主研发、制作的机械手扎堆亮相,不仅可以用遥控器指挥,有的还能用手机远程遥控。
铮铮铁手能像花朵般开合
昨日上午,一只正在自由伸缩的机械手臂引起不少人注意。一双如莲花一般绽放的铁手,一张一合就轻松地握住一只网球。设计团队成员王岩介绍,“它名叫‘麒麟臂’,我们为它制造了一双像花朵一样可以灵活开合的手,它抓球的速率非常快。 ”
抓网球是这次比赛的指定题目,一块木板上面四个圆洞,用机械手抓四只网球放进洞里,上面再叠一块木板,再放四只网球……叠到四层算是圆满完成任务。在比赛中,为了达到快速准确抓球的目的,大学生们在设计上下了大工夫。另一只机械手“天行者”在比赛中,是通过直线滑行控制的四只机械手臂同时抓球,决赛中它仅用5分零6秒就完成任务。
“抓手”最费时纯手工制作
机械手设计大费周折,制作起来也同样不容易。学校提供金属、塑料等原材料,大学生们要利用各种车床等设备自己加工零件。与“麒麟臂”单臂“探囊取物”不太一样,现场展示的另外一个机器人名叫“雷诺号”,是6个小伙子花4个月制成的。 “从设计出大概结构,到装配、调试,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雷诺号”的设计者陈超告诉记者,抓手是最难制作的,手部关节的灵活控制也是最难的。
“最佳创意奖”用手机遥控抓网球
夺得本次大赛最佳创意奖的是“蓝牙遥控机械手”,这台机械手不仅用到机械原理,还加入了单片机和蓝牙感应器,通过同学们的软件,在手机上就能遥控机械手抓网球。
“这已经是我们学校第九届大学生创新制作大赛了。今年是命题作文,竞赛命题为机械手大赛”,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的曹斌老师告诉记者,所有参赛作品都是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目的就在于锻炼大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原载于《安徽商报》2013年7月25日B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