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模式简介

十三五期间,学校充分发挥工科办学特色和产学研合作传统优势,聚焦安徽省十大新兴产的关键技术需求与卡脖子难题,创立了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合工大模式。学校先后与天长、蚌埠、安庆、黄山等地市签订了政产学研合作协议每年累计投入的产业创新引导资金已超过7000万元,服务地方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在“合工大模式中,企业的目标、政府的目标、高校的目标、团队的目标均在有组织科研活动下,统一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合工大模式”有组织产学研合作协同过程


“合工大模式”探索了打破既往点对点、碎片化、无统筹、无计划的产学研合作传统做法,形成面对面、有规模、统筹、有计划的技术转移新模式。历经产学研合作1.0版“企业、高校开展点对点式的单项合作”,到2.0版“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搭建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到3.0版“由地方政府引进高校,在地方设立研究院”,到目前的4.0版“成果转化+转移中心+公共平台+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合工大模式”。

20219月,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在滁州天长市调研督查中,要求将“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合工大模式”,作为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样板予以推广。“合工大模式”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辐射“珠三角”,将不断创新发展,打造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