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合作
-
2021
1015
我校举办第一届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建造研讨会
10月10日,学校举行第一届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建造研讨会暨专业导师聘任仪式。校长梁樑,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波、海克斯康PPM鹰图软件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继涛、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超图研究院副院长冯振华等企业界嘉宾出席仪式。梁樑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企业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为签约企业授牌。梁樑指出,智能建造专业是建筑行业适...
-
2021
1015
我校举办第一届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建造研讨会
10月10日,学校举行第一届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建造研讨会暨专业导师聘任仪式。校长梁樑,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波、海克斯康PPM鹰图软件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继涛、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超图研究院副院长冯振华等企业界嘉宾出席仪式。梁樑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企业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为签约企业授牌。梁樑指出,智能建造专业是建筑行业适...
-
2021
1015
学校研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工作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落细落实,10月14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校党委书记余其俊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陈鸿海主持会议。余其俊在讲话中对学校前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
2021
1015
学校研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工作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落细落实,10月14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校党委书记余其俊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陈鸿海主持会议。余其俊在讲话中对学校前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
2021
1014
杨善林院士走进思政课堂作专题教学报告
为深入扎实推进“‘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创优行动”校党委书记开局项目和教育部“以‘四史’教育促进大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新文科项目,10月1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善林教授应邀为全校师生作专题教学报告。杨善林以《课程思政与文科建设》为题,结合30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与现场同学围绕学业成长、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置和开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探讨,帮助广大...
-
2021
1014
杨善林院士走进思政课堂作专题教学报告
为深入扎实推进“‘四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创优行动”校党委书记开局项目和教育部“以‘四史’教育促进大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新文科项目,10月1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善林教授应邀为全校师生作专题教学报告。杨善林以《课程思政与文科建设》为题,结合30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与现场同学围绕学业成长、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置和开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探讨,帮助广大...
-
2021
1013
我校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喜获佳绩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决定。经过组织申报、初评推荐和国家评审等程序,我校《企业管理学(第四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7版)》《高等数学(第2版)上册、下册》三部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展示我国教材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
-
2021
1013
我校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喜获佳绩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决定。经过组织申报、初评推荐和国家评审等程序,我校《企业管理学(第四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7版)》《高等数学(第2版)上册、下册》三部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展示我国教材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
-
2021
1013
【理论宣传研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都市圈,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任务。都市圈介于大城市和城市群之间,是以相互之间较为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空间。都市圈区域各类城市的行政边界虽然存在,但限制逐渐被打破,劳动力、资金、技术、...
-
2021
1013
【理论宣传研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都市圈,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任务。都市圈介于大城市和城市群之间,是以相互之间较为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空间。都市圈区域各类城市的行政边界虽然存在,但限制逐渐被打破,劳动力、资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