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钟玉义:八年践诺报恩情

日期:2013-11-16  稿件来源:  

图文

——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业2013级钟玉义同学

□学生记者 宿凤婷 赵 誉 马晓松 葛 鹏

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事情在发生,而有一种感动源于对承诺的坚守,有一种不悔的付出是为了感恩,而这份感动又因时间的沉淀而愈显珍贵与不凡,这份感恩也因时间的积累而彰显人格的魅力。

金榜题名苦寻人

2013年7月27日,钟玉义收到了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本该是一家人庆贺高兴的好日子,但是他们却处于寻找8年前救命恩人的忙碌中。

钟玉义讲述了8年前发生的那件惊心动魄的事。

“那是在2005年的一个夏天,我和大我几岁的侄子一起,陪同母亲去河边摸螺蛳,但是贪玩的我们当时并没有规规矩矩地留在母亲身边,而是到河边摘菱角。不幸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我们两人不慎先后跌入河中。”钟玉义说。

不习水性的钟妈妈没有办法,只能站在河边呼喊求救。而此时正在河边放鸭的沈慧明听到钟妈妈的呼救后,立刻直接跳入了水中,用尽全力将两个孩子救上了岸。

“当时,我们一家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才好,但是沈叔叔却只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娃,你们以后能考上大学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钟玉义说。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被钟玉义一家人牢记了8年,他们想着等到钟玉义考上大学的那一天,一定要邀请沈慧明来家做客,好好谢谢他。钟玉义说,自己把沈慧明的这句话当作了一个承诺。

8年里,每当他成绩下滑时,总会想到这位恩人,这也成为他学习上的一个动力,因为不想让所有爱他的人失望。终于,在钟玉义的努力下,他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终于成为我校的一名大学生。

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钟玉义一家人就开始了他们的报恩之旅。

难题也随即产生。那就是当年的恩人沈慧明作为临时住户,早已搬出村子多年,而且村民中很少有人还记得有这么一个人。多方打听,却无结果之后,钟玉义一家人有些失望,但一家人并没有失去信心。最终,他们联系上了宣城市电视台。

经过多方努力,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钟玉义一家获悉了沈慧明的消息:他现在宣城市政府食堂上班。

8月7日下午,钟玉义和家人带上合肥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感谢信和水果来到了沈慧明工作的地方,终于见到了这位8年前的救命恩人。

“寻找沈叔叔的过程真的很辛苦,但是最终能够找到,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钟玉义说。

而当沈慧明看到当年自己救起的孩子已经考上大学时,也很激动,“没想到我当年的一句话,对方竟这样当真,还亲自来向我道谢。”

郝慧明把救钟玉义当成一件平凡的事,但是钟玉义却将这份恩情和沈慧明给予自己的爱深深地烙在了心里。钟玉义说:“我不管沈慧明叔叔忘了这件事没,但是我记得,这是我的承诺。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报答这份恩情,不管时间过了多久,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都要坚守,坚守自己的承诺,回报叔叔的一片情。”

坚守,说来容易,做起来难。8年,一个存在心底的承诺,不仅没有被磨灭,反而在此刻实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继续传递正能量

进入大学后,钟玉义开始了忙碌的大学生涯。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学社团,钟玉义说,他只参加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只参加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时,他这样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能去服务社会,心里就感觉特别舒服,感觉心里挺快乐的。另外,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将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特别热衷参加各种义务劳动和志愿活动。初三时,我就和朋友一起去过宣城养老院。今年暑假,我还参加了维护交通秩序的义务志愿服务活动,从中获益还是蛮大的,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另外,我在公交车上也经常让座,虽然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一直在想,如果每个人都自觉地做到这些该多好。”钟玉义说。

当记者跟钟玉义提到这件事已经被宣城电视台、安青网、安徽网和《新安晚报》等媒体报道,他已经成为一个“小名人”时,钟玉义却说:“其实之前我拒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因为我不希望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的事被太过吹嘘,可当得知自己的故事能成为正能量在整个社会进行传递,我才乐意接受采访。我希望这个社会上多一些像沈慧明师傅一样见义勇为的好人。”

钟玉义就是这样,用自己简单朴实的语言和善良真诚的行为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采访中,“践诺”、“感恩”,是钟玉义说得最多的两个词。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一句句简单朴实的话语展现了这个大男孩朴素而善良的内心。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两个词里所饱含的真诚和感动,这就是这个“平凡”男生的最大不平凡。

跨越8年的感恩之举不仅见证了钟玉义的成长,还弘扬了传统美德。他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信守承诺、知恩图报的含义,用自身的言行和高尚的品格去感化每一个人,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目前的钟玉义,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接过了沈慧明手中的接力棒,将这种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我们始终相信,这种感动会在工大校园内不断蔓延,传递正能量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原文摘自2013年11月10日《合肥工大报》第636期)

编辑:李宗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