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军填写扶贫手册 刘红平摄
申军查看光伏电站电表 刘红平摄
2016年7月,我校扶贫干部申军肩背行囊、身负重托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利辛县城北镇陈营村,在这里,他以陈营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这个全新的身份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我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就怕没有经验做不好”
刚到陈营村时,申军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心里特别没底。“我是从部队出来的,在校保卫办工作多年,我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就怕没有经验做不好。”申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出了自己当时的顾虑。
但是,申军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他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并向其他挂职扶贫干部请教学习,同时对陈营村的基本情况进行整体调研,通过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一看、二问、三算、四评,摸清了陈营村贫困人员的底数和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半个多月下来,陈营村的很多村民尤其是贫困户都知道村里新来了位合肥工业大学的扶贫干部,他们对这位新任第一书记充满了期待。
申军将大家的困难和期待都记在了心里,贫困户梁艳红一家想吃低保,刘小建生活不能自理,陈学金八岁的儿子要上户口,徐红想办理小额贴息贷款等等。虽然是挂职干部,但申军从不把自己当外人,也叫村里的干部群众不要拿他当外人。申军对每一项工作都非常较真,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不允许拖延敷衍,他给村里的工作提意见,要求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严格落实,并在村办公会上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来干工作的,没有任何个人的私利,希望大家本着扶贫脱贫这个共同的目标,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
来到村里不久,申军就包了2户贫困户,每月买东西去走访看望,这两家感激申军的帮助,给他送来了锦旗。申军被他们的朴实所打动,但同时认为他们不该花这个冤枉钱,并将做锦旗花费的70元钱塞到乡亲们手中,告诉他们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不是来走过场,更不是来争荣誉的。
特困户刘小建因障致贫,平时一个人独自居住,由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平日里少不了来自各方面的帮助。申军对小建也是特别关照。2017年年关将近,申军早早地就想到了小建,并为他置办了年货。
贫困户刘玉琴前几年因病一度瘫痪在床,申军每个月都要到她家走访,问她当月的补助有没有及时发放,还有没有什么困难,他叮嘱刘玉琴注意休息,同时要适当锻炼。刘玉琴的老伴陈学习告诉记者:“申书记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和身体,有好几次他冒着雨往我家赶,鞋上都沾满了泥巴,我们老两口非常感动。你说人家一城里人,不嫌弃我们人老病多,看我们比自己儿女来的还勤,他啊,人真是不错!”
申军耐心地做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他从未接触过的事儿,他每个月都对村里123户贫困户一一走访,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告知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填写《扶贫手册》,记录帮扶过程。村里对上对下的事情多而杂,他总想把每一件都做好。陈营村村支书陈伟告诉我们:“去年年底申军赶写项目申请书和电子版《扶贫手册》,晚上又冷又饿,他坚持加班到两点多钟,忙完了自己村的,又被叫到周边村里去帮忙。他的女儿得了手足口疾病,他心里很着急,但因为放不下手里的工作,他过了好几天才匆忙回了趟家。”
“拔除穷刺,让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作为村第一书记,申军带领村“两委”积极落实当地政府的帮扶政策和学校的各项扶贫措施,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千方百计改善民生。
扶贫扶智,精准脱贫。特困户陈学金的儿子8岁了亟待入学,但由于没有出生证明,家里又迟迟拿不出亲子鉴定费,孩子一直上不了户口,也上不了学。申军得知这一情况后,觉得孩子上学的事无论如何不能耽误,他主动找村干部商量对策,帮助解决鉴定费的问题,孩子最终上上了户口并顺利入学。
村里还为陈学金家制订了精准帮扶计划,为他安排2个户用光伏电站和“五园一工”工作岗位,仅此两项年收入就超过7000元。此外,“寒门圆梦”助学计划还对陈学金的儿子实行义务教育补助,学杂费全免。“全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陈学金笑着说。
贫穷就像一根刺扎在老百姓心头,怎样才能彻底拔除这根刺,让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什么样的产业适合陈营村,如何通过项目夯实经济基础,申军反复思考着这些问题。
以金融扶贫带动产业发展。贫困户徐红从事小型塑料品加工,去年年底村里已将其列入脱贫名单,但是临近年关他却出现了资金短缺。为了防止其返贫,申军赶紧找来徐红商量贷款一事,并亲自跑到城北镇农商行帮助他办理贷款。令徐红没想到的是,5万元的贴息贷款7天内就打到了他的账号,资金问题迅速得到缓解。“像徐红这样有项目有技能无资金的贫困户,只要资金、政策到位,他们很快就能通过‘输血’实现‘造血’,率先脱贫。”申军笑着说。
以项目扶贫增强内生动力。2016年,陈营村兴建了3个村级光伏电站和35个户用光伏电站,总投资达380万元。目前部分电站已实现并网发电,所有光伏电站都并网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和到户家庭创收46万元。光伏电站的收入让陈营村摆脱了“空壳村”的现实困境,也让贫困户享受到了光伏电站的“温暖”,增强了脱贫能力。我校资助建设的“恒温蔬菜大棚”项目也在紧张的筹备中。“这个项目建成后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再增收15万元,同时能帮助40名贫困户就近就业。”申军激动地说。
申军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陈营村村民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的种养殖习惯和产业结构,急需解决知识更新和产业升级问题,这时合工大的人才技术优势就成了他的坚强后盾。申军邀请学校师生赴陈营村开展技能培训、科普宣传和土质检测,实施科技扶贫,用科学知识指导贫困户进行日常生产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申军充分发挥学校与帮扶点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学校反映驻地需求,获得了领导师生的广泛支持。
陈营村贫困户的大白菜滞销,申军十分着急,赶紧联系校扶贫工作办公室在校内开展“爱心白菜传递爱”公益活动。活动中,他忙上忙上搬运白菜,累得满头大汗,不认识他的教职工还以为他是送菜来校的菜农,认识他的人笑言都快不认识他了。当申军回到陈营村将一万多元售卖款交到村民手里时,大家都非常激动,连声道谢。申军还积极促成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与陈营小学9个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点对点”帮扶。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定期面向广大师生组织募捐;学校领导和各二级单位多次前往陈营村调研走访,送去慰问金、慰问品,捐赠电脑、图书等。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向陈营村直接投入资金50余万元。
近期,申军又在为陈营村的“书香村居”建设、美好乡村规划和城北镇电商平台开发等工作积极奔走。申军希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能够形成学校、地方政府、企业、贫困户有效对接,“输血造血”并举,“启智扶志”齐抓的工作格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和资源,帮助当地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兑现率先摘帽的承诺。
“老百姓富了、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是真到位了”
2016年初,陈营村有贫困户123户251人,通过有效开展各种精准扶贫,当年年底实现精准脱贫76户171人,贫困发生率由7.16%降低为2.28%,实现重点扶贫村顺利出列。除了主抓扶贫工作外,申军也非常重视陈营村的基层党建工作,他积极动员村里的党员同志定期参加支部会议,过好组织生活,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此外,村里的清洁工程、拆违控违、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跟进。据申军介绍,他刚来陈营村时,村室门前杂草丛生,道路高低不平,车辆随意停放,于是他主动向镇里打报告,申请修建村室广场。如今新修建的广场整洁宽敞,绿化错落有致,广场的一侧规划了停车位,另一侧设计了宣传标语和文化墙,村室门外的文化广场还加安了配套健身器材,这些以往在城市里才有的设施如今悄然走进了陈营村,村民们不仅看着新鲜,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以后办活动不再愁没有地儿了,我们在家门口也能健身了。”
要想富,先修路,广场美了,道路更要通畅。2016年,陈营村新修通庄公路4.2公里,总投资约170万元。至此,村民们“庄庄通公路、甩掉满脚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2016年,申军还为陈营村村卫生室争取到多功能病床、输液架等医疗器械和多床被褥,改善了村民的就诊条件。申军高兴地告诉记者:“合工大已决定为陈营村村卫生室提供帮助,进一步改善卫生室的条件设施,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申军的带领下,陈营村在2016年年终全镇考核中顺利从三类村直接晋升为一类村。城北镇专职扶贫书记李超峰说:“这种跨越式的进步在城北镇还是头一回,申军同志的到来为陈营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改进了工作作风,让陈营村从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申军本人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2016年利辛县综合评比中,陈营村的扶贫工作在全县90个特困村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申军也被评为县“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并作为挂职干部代表在全县脱贫誓师大会上作了发言。申军在发言中动情地说,驻村扶贫干部只有安下心、扑下身,多跑路、争扶持,抓眼前、谋长远,积极应对脱贫攻坚的各种困难,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措施,才能不辱使命,真正带领老百姓发展致富。老百姓富了、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是真到位了。
申军等挂职扶贫干部的工作成绩既获得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称赞,也获得了学校各级领导的肯定。“挂职灵璧县砂坝村的李笛和挂职利辛县陈营村的申军都是我们保卫部的同志,他们工作热情高、态度端正,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得以在定点帮扶地做出各种成绩。”保卫部部长田合雷称赞道。
脱贫是一份热切的期盼,扶贫是一个光荣的使命。在各方的期盼中,申军勇敢地扛起了这项使命,与陈营村干部群众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力前行。如今,陈营村已旧貌换新颜,但我们的挂职扶贫干部申军依然奔走在路上。
原文刊载于《合肥工大报》731期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