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罗云飞老师时,他正在实验室里忙碌。
面积尚没有学生寝室大的实验室被玻璃门隔成实验和办公两块区域,一边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实验仪器,一边摆放着很多张电脑桌椅与各种参考书籍。拥挤忙碌的实验室内,穿着白大褂的学生们有的在观察发生装置中的反应情况,并在玻璃板上随手记下新的思路;有的侧身穿过过道,向罗老师请教新的困惑……
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工作氛围轻松愉快,求知求真的探索精神充盈这一方实验室。
钻坚研微 兢兢业业
罗云飞老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在过渡金属催化这一绿色化学研究领域展开长远及深入的研究,致力于降低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科研没有捷径。”是罗老师常提起的一句话,而他的每一次进步背后都凝聚着辛苦的汗水和数日如一的坚持。
石艳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2017级的一名研究生,“敬业”是她对罗老师的评价:“除了上课,其他时间罗老师基本都待在实验室里。记得有一天晚上9点多了,他在外面办完事后还回到了实验室,关心我们的实验进度。”尽管工作繁忙,许多实验罗老师仍坚持亲自参与。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一些危险的实验他更是手把手地教,一刻也不曾离开学生的背后,丝毫不怠慢。有时为了节约实验成本和保证原料质量,罗老师甚至会自己设计反应路线,亲自去到工厂借用设备进行生产。“罗老师不仅是科研项目的领头人,有时候更像是我们的帮手。” 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2015-1班的赵旭笑着说道。
谈及选择科研之路的初衷,罗老师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因为喜欢。在学生们心中,罗老师也确实是个十分“简单”的人,科研只要有一点突破,他就会高兴得像是什么都忘了。赵旭回忆道:“有次实验结束后已经很晚了,我们本打算只讨论结果,讨论过程中罗老师突然有了新的思路,他当时迫切地想知道结果,兴奋地想连夜做出实验。”罗老师对科研的热爱也被同事看在眼里。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吴祥老师提到,每次和罗老师见面,他们聊的话题总是离不开科研课题,空余时间也总能看到他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罗老师对待科研的这一份纯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收获着自己别样的精彩。他曾在化学类一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四篇(平均引用81次),其他一作或是署名SCI文章七篇,平均引用22次。
教书育人 孜孜不倦
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坦途可走。罗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遇到过许多难关,但罗老师从不退缩,一直耐心地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一起战胜困难。
从2018年夏天到2019年的年初,他们的一个课题一直没有进展,负责实验的同学换了几批都失败了。罗老师带着同学们反复交流,反复思考,他的坚持不懈影响了赵旭等一批同学,其中赵旭同学不停地查阅资料,去图书馆看书,寻求新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终于在不久前取得重大突破。赵旭感慨道,“要不是罗老师,我们可能早就放弃了这个实验,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长。”
石艳表示,她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曾经遇到实验没有进展时很崩溃,觉得那段时间的努力几乎白费了。是罗老师一直鼓励她再尝试一下,并提出新的思路,带着她攻克一个个难关。
对此,罗老师则笑称自己比较“佛系”,更看重科研的过程。
科研工作之余,罗云飞老师对于教学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十分用心。很多同学都说罗老师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老师台上讲PPT,学生台下打瞌睡”模式,他在课堂上总能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赵旭提道,“罗老师的课很有趣,他不仅教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会与实际结合,告诉我们一些更加前沿的知识,让我们的思维也‘活’起来了。”罗老师认为,有机化学时刻在进步,他觉得掌握思考的方式和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更加重要,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所学的有限知识,他希望自己今后可以更多地将研究中最新的理论成果带入课堂,让学生收获更多。
此外,罗云飞老师还鼓励本科生多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并在其中发掘好苗子,投注精力培养。于他而言,教学、科研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社会产生经济影响,他更期望“能遇到一些有共鸣的学生,启发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科研的乐趣,促使他们作出比我更大的贡献。”
科研路途上,他笑对每一次挑战;三尺讲台旁,他倾力播撒知识,谆谆教诲,孜孜不倦。
以真待人 用心做事
虽然来工大的时间不是很长,但罗云飞老师已与同事、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从2016年开始面对工大这个新面孔新环境,到如今他已调整好工作、生活的节奏。期间,学院的领导和很多同事都在各个方面给予了罗老师很大的帮助。执行院长何建波对他申请各类人才计划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作为学院的联系人,党委书记魏凤玉对他的生活和招生都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刚到工大时,由于实验室尚未建好,系主任李有桂热心地让他借用了实验室,并协调研究生让他可以马上开展工作。系里的吴祥、朱成峰等老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都为他提供了热情的帮助。谈及这些,罗老师言语中满满的感动,而他也将这份情谊铭记于心,付诸行动。
“罗老师留学经历丰富,外语比较好,同事们写的英文文章找他修改时,他都十分真诚、热心。”吴祥老师说道。
在学生们心中,罗云飞老师不仅是师长,更像是朋友,生活里的他随和,“没有架子”。
瑞安是一名印度留学生,目前随罗老师攻读博士后。初次见面,罗老师主动去机场接他,陪他去家乐福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两个人常常在晚上结束工作后还边走边聊,讨论课题。石艳有次感冒咳嗽好几天不见好,罗老师特意给她带了枇杷膏和维C泡腾片,那一瞬间的感动她现在仍记得清楚。就读于我校宣城校区的李恒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专业2016级的学生,他曾有段时间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感到困惑,不知道在考研和留学之间该如何抉择,在一次次电话聊天中罗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李恒对未来的规划也逐渐清晰起来。
谈及对罗老师的印象时,乐观与豁达频频被提及。赵旭回忆道,有段时间罗老师母亲生病住院,一日三餐都要由他亲自照料,此外接送孩子上学、学校里的科研、教学工作都不能落下,又恰逢他带的研究生处于发表文章的关键时期,顶着多方压力,罗老师每天在医院、学校和家之间反复奔波。他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在罗老师的影响下,实验室的氛围严谨且愉快,充满着家的感觉。
在工作中,他是伙伴,与同事互帮互助;在学术上,他是良师,为学生指点迷津;在生活里,他是朋友,真诚地去温暖周围的每一个人。
罗老师用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含义,也愿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切顺利,万事顺意!
原文刊载于《合肥工大报》789期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