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多彩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多彩校园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建筑与艺术学院“红色微光,邂逅皖南”实践团队赴黄山市屏山村开展实践调研

日期:2021-08-04  稿件来源:建筑与艺术学院  

图文

7月22日-8月1日,建筑与艺术学院“红色微光,邂逅皖南”实践团队赴黄山市屏山村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找寻红色故事,追溯革命星火。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走近博物馆,白墙灰瓦的仿古建筑显得十分庄重、古朴,很有地方特色。进入大门,一眼望见的是墙面上“红心向党”的主题展览,引得队员们纷纷驻足阅览。在方志敏纪念馆,队员们认识了一个可敬又可爱的人,他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1934年11月初,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被捕。在狱中,他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重要文著。展馆通过30余张方志敏烈士狱中手稿影印件和200余张历史图片,诠释了方志敏不平凡的革命一生和“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方志敏精神。

传承红色印记,探访生活变迁。实践团队在屏山村走访了当地老人。从他们口中我们得知,屏山这个千年古村,她的名称由来是村北有座状如屏风的高山。清朝诗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时写下诗句:“青山列画屏,雨余翠欲滴。秋叶更春花,纷披似锦织。”屏风山就是一列四时皆丽的锦屏,衬托着建有无数徽派古民居的屏山村落,沉淀了1100多年的历史变迁。当地做生意的村民们的生活也因为屏山写生基地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提起这些,老人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瞻仰军部旧址,学习红色精神。实践团队第二站来到了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岩寺地区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位于岩寺镇荫山巷的金家大院。新建的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介绍了新四军在岩寺集结抗日的历史,竖立着新四军塑像。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设在军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洪桥始建于公元1469年,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廊桥,当年叶挺将军常在桥廊与群众促膝谈心。文峰塔南面有一座凤山台,叶挺、陈毅等曾登台阅兵,所以又称“点将台”。在导游的指导下,我们了解了新四军的历史,一睹英雄将领的风采。

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加深了对安徽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丰富了对传统红色教育方式的认知,传播了红色文化。

(习茜 孙根/文 习茜/图 关茜/审核)

责任编辑:钟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