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潘复生:爱人和学生们心中那个严谨却也温柔的人

日期:2019-10-09  稿件来源:  

图文

有水的地方你再去养鱼,

有草的地方你才去放羊。

离开这个自然界客观规律,

事情是很难做成的。

微信图片_20191009105358.jpg

选 择

1978年,潘复生考入合肥工业大学“稀有金属”专业学习。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大批知识青年希望通过这场公平的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正是这一年,潘复生14岁高中毕业。半年后他就站上了高中的讲台,便要与台下的学生们一同备战高考。

在那短短的几个月中,作为一名比一些学生年龄还要小的老师,潘复生为了将物理、化学教好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却根本没有顾及自身其它课程的高考复习。巧合的是,他当年给学生出的一道化学题正好是当年的高考题。

“因为我是高中毕业班老师,教的又是物理和化学这两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我当时想的只是一定要把这两门课程吃透,把我的学生先教出来,让他们考出好成绩。这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在那种环境下的一份责任,一种互助友爱团结的感情,这是推动我这么做的最大动力。虽然这么做以后,我自己会没有时间复习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会受到影响,但我不能抛弃这份责任。”

谈到对于专业的选择,潘复生院士坦言当时选择报考志愿时十分迷茫:“选择这个稀有金属专业,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原因。我选择这个专业可能是因为当时教过物理和化学,特别是化学让我对各种金属元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这一点,潘复生院士的妻子汤爱涛教授也有同感。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并不完全是自己选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多的是被社会选择的,我们都是慢慢地‘干一行、爱一行’了。”

“其实如果你选择的专业,对国家、对社会有利,你自己又喜欢,那我就觉得是值得把它做好的。”潘复生补充道。

灯 塔

谈及潘复生院士,他的学生们都深有同感:他总是工作到很晚很晚。

2017级博士生彭鹏已经博三,在他的印象中,潘复生院士每天晚上都会特别晚才回家。由于身兼多职,他白天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要处理。很多学术研究与学生事务,潘院士只能留到晚上才可以腾出时间做。他对这样一件小事印象深刻:“我以前写过一个项目申报书,写完初稿就发给潘老师了。等到第二天早上打开电脑,我就收到了潘老师的回复,回复时间是凌晨两点钟。”

博士生米晓希去年9月加入潘复生院士课题组,他也深深地为潘院士的勤奋所打动。

“我去年来到组里,第一次看到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每天晚上可以工作到两三点。我们学生一般晚上十一二点就离开实验室了,但有几次因为一些事耽误到可能两三点钟才回寝室。当走出教学楼时,路灯都已经关了,很黑的一条路上,却可以看到三楼潘老师的房间还亮着灯。当时心里就有一种感觉,也是一种触动吧,觉得那不仅是指引学术的灯塔,也是漫漫人生路上一盏指引前路的灯塔。”

1993年,蒋斌考入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当时潘复生已晋升为教授并担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后更名为材料学院)副系主任。2003年,他加入了重庆市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久后被批准为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潘复生团队的一员。当提起“亦师亦友”的潘院士时,他仍深刻地记得第一次与潘院士见面时的场景:“我现在都记得他在师生见面会上说的那句话——你在上中小学的时候不要随便去怀疑那些老师教的东西,但上大学以后你要开始学会怀疑。我的理解就是,学知识阶段更应该先沉下来学习,而不是先去质疑。”

柔 情

“其实你说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他对事情的态度是一样的,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比如说像一般男同志,相对来说比较随性一点儿,房间里面可能不是很整洁。但他年轻的时候房间也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很有条理的。”

汤爱涛教授是潘复生院士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几十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她也有另一层身份——潘复生的妻子。当我们问起她是否有一些话想通过我们送给潘院士时,她说:“我还是希望他多关爱一下自己,不要什么都是考虑工作。有好的健康,才能更好的工作,才能去完成更想完成的事。”几十年来他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探索镁合金的新世界,成就了一段佳话。

“他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实际上是很柔软的一个人”。无论是蒋斌教授、汤爱涛教授,还是潘复生的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到潘院士柔情的一面。

今年刚刚开始博士生涯的杨丽提到:“我们入学的时候潘老师就会特别明确的指出,我们读了研究生过后,就不能向家里要一分钱,一定要做到经济独立。”事实上,潘复生院士对于学生的关心与指导不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会尽自己所能地为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潘院士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他这种严谨有的时候甚至近乎苛刻。”博士生米晓希讲道。

“但在其他事情上,特别是对于我们生活上的事情,潘院士都非常包容理解,对我们十分关心和照顾。”蒋斌教授补充道。

访谈后记

今天,如果我们去问一个同学,问他能说上哪些科学家的名字时,他们大多还只会说出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的元勋。当老一辈的功臣已经随时代远去,我们如何才能更形象地领略他们所承载的科学精神、看到更鲜活的科学家形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代中国可谓人才辈出,在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国际相关学界享有盛誉,但在大众、青少年群体中却鲜为人知,以至于很多人会觉得,科学与科学家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当人们思想意识中生活与科技脱节、普通大众与科学家之间出现鸿沟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便很容易沦为一纸空谈。在这种情况下,拉近公众与尖端科学之间的距离,让人们不再与科学家产生疏离感,是激发群众创新热情、鼓舞青少年勇攀科学高峰的良性催化剂。正如潘复生院士所说:“只有科普上去了,科学比例提高了,我们的科技创新才能有可持续性,我们的经济质量才能长时间的可靠的发展。”

以前,如果我们提起学校里的几位院士,我们大概只会远远地仰视他们的成就,并不会对他们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今年3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听到了潘复生院士的故事,就有一种冲动,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样一位时代楷模,“攀登者”院士访谈项目组就是在这种思考下诞生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重大青年了解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科学家形象,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让科学家精神一步步引领我们前行奋进。

幸运的是,这个想法一提出便得到了博雅学院党委书记曾佐伶老师、副书记胡佳老师以及高研院代启福老师的肯定。他们的鼓励与切实帮助,使得我们将这个想法一步步变为现实。同时,该项目得到了校团委的支持与资助,成为2019年度校园文化精品项目之一,姚璐老师、夏汝立老师、包晗老师更是对项目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

从7月起,项目组便开始联系潘复生院士及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并得到了他们的积极配合。潘复生院士更是在百忙之中两次接受采访。可以说没有各位老师的支持与指导,我们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

(重大青年/文 重大青年/图)

编辑:王秀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