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人物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汪 莲:春风伴我入工大 四十年纸短情长

日期:2018-12-13  稿件来源:  

图文

40年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青春洋溢,却不见懵懂羞涩,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迈入工大的校园,在这里生活、学习、成长,将青春定格。

40年后,他们依旧在这里,初心不改,用矢志不渝的热情,陪伴学校砥砺奋进,用诉不尽道不完的爱校情怀,织就出如今的春华秋实桃李满园。

汪莲,就是那批年轻人中的一位。1978年,就读于我校水利工程系,1982年留校任教,1990年获水工结构专业硕士学位,现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主任及桥梁工程研究所所长。

汪莲.jpg

春风化雨促发展

“来之前,我特地翻看了当年的入学注册证,今天恰好是我40年前入学报到的那一天,正好40周年整。”初见汪老师时,说起这一美妙缘分,她的眼里溢着笑。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校的发展历程,汪老师觉得最显而易见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校区规模的扩大。“相比我进校时的规模,学校现在扩大了很多倍。”汪老师感叹道。历经几番更名迁址,我校现在不仅在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而且还在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招生人数也增加了很多,到现在,单是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就有3.2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更是超过1.3万人。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让人惊叹。

对于宣城校区,汪老师表示有一种特别的情结。“我是宣城人,宣城校区的建立,对家乡来说是一种荣誉。只要有课,我都会主动承担相关课程。”因为在她看来,宣城校区的建立对当地的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所有的家乡人都为之振奋,所以她希望能把校区建设好,更希望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现在的我校,不论是教学的硬件设施,还是校园环境,都跟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教室里,多媒体设施配套齐全,空调电扇饮水器一应俱全;宿舍里,冷热水供应不断,空调随时可用。汪老师笑着回忆到:“以前我们读书时,每逢夏天,男同学们常常都说一觉睡醒,就在床上留下一个人形的印记,床上都被汗水浸湿了。”正如汪老师所言,过去那些艰苦岁月,是如今青年学子无法想象,更体会不到的。

攻坚克难建学院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历经七十多年岁月洗礼,由土木科发展起来的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如今已经成为我校核心学院之一。而汪老师则用40年韶华,数十载陪伴,谱写出最长情的告白。

40年风雨兼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如今的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设有7个系,1个实验中心,20个研究所,共设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力学、测绘工程、城市地下空间8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并拥有土木工程、力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招生规模也由40年前的3个专业200多人,增至现在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32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1982年,汪老师毕业于我校水利工程系的水工专业。当时的水利工程系只有农水和水工两个专业。而她所在的水利工程专业有一段时间由于分配不好,有几年甚至停招了。

毕业留校之初,由于师资匮乏,水利专业出身的汪老师开始教授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由水利人承担道桥专业的授课,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汪老师等一批老师并没有畏难退缩,反而一步一个脚印,迎难而上,通过自学相关专业知识,然后再进行授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汪老师感慨道:“虽然起步困难,起点也不高,但正是学院老师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才将学院发展起来。即使现在有些老师的职称仍旧不高,但是他们曾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0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开始小有名气。2011年,学校引进了一位桥梁专业的长江学者,其带领的团队融汇了从世界各地学得的桥梁专业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逐渐使我校的桥梁专业闻名国内。

“以前我们只参与一些中等桥梁的相关研究,现在一些跨江跨海的大桥,如芜湖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在建的池州长江大桥等,我们都有参与。”汪老师自豪地说,“既然我们能参与这些大桥的建设,说明我们这个专业已经开始为大家所认可。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学校的人才引进计划是非常正确的。”

优秀人才的引进也使得土木学院的师资力量有了大幅度提升。由以前的本科毕业生留校任教,教师自己自主读研,到现在共198人的教师队伍里,68%的教师拥有高级职称,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总人数75%,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安徽省教育名师2人,黄山学者及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14人,无形中为学院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此外,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的科研水平也在逐年增强。“以前我们可能连SCI是什么都不太清楚,现今不论是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还是在SCI的论文发表在学校都名列前茅,这也反映出我们土木学院这一步步走来,一点一滴的进步。”汪老师如是说。

从前,说起工大的道桥专业,很多人都会惊诧质疑,到如今,我校道桥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前位,是土木学院每一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刻苦钻研,才让整个学院一点一点从无到有,逐渐成长;是每位老师的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才能做到从自学教材,到参编教材,到主编教材,甚至出版社约稿主编国内稀缺的专业教辅书。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体现出我校土木人不畏艰难,勇于挑战,艰苦奋斗的精神。

汪老师满怀深情地说:“作为工大的一名道桥人,我深感欣慰,不管起点怎么样,至少从入校到现在的40年里,我们一直都在为之奋斗为之努力,都希望能把学院办得好一点,更好一点。”

以爱育人是师者

回望过去,汪老师说,是改革开放给了她这样好的机遇,她说:“当年全校只有16个优秀毕业生,我是其中之一,可以自己选择想去的志愿单位,后来我选择了留校。作为老师的40年,我非常满足,也心怀感恩。”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上,汪老师因材施教,从不歧视任何学生,也没有差别待遇,有的只是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不厌其烦的耐心鼓励。她总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兴趣,并给予积极引导,不仅教育学生如何成才,更注重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40年来,汪老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论是留校任教时的微薄工资,还是如今依旧简单质朴的生活,都没有影响她投身教育事业的高涨热情。也正是怀着这样一颗不慕名利、从一而终的育人之心,汪老师如今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跟学生相处的几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汪老师不仅教这些“孩子”知识,还无时无刻不给予最及时有效的帮助。曾经有学生在毕业时,还不上助学贷款,汪老师知道后二话不说帮他解了燃眉之需。还有一名学生的母亲生病住院了,汪老师更是倾囊相助,把银行卡里仅剩的余额全数给出。

40年如一日的爱和帮助,使得学生们和汪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逢生日或是过节,学生们总是会给汪老师打电话发短信,送祝福问寒暖。即使走在路上,也会“惊喜”不断,不时有学生认出她,拉着汪老师回忆那些温暖的往事。

汪老师坦言:“教师是个良心活,得到的是无限感情回报,但不论过去多少年,不变的是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初心。”

在学生受到汪老师的言传身教的同时,汪老师也感叹于我校学生朴实善良的品性,踏实肯干的态度,和不畏艰难、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品质。她说:“这么多年,我们学校的学生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朴实又实干,给用人单位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回忆带过的学生,汪老师表示有很多人都令她印象深刻。其中有一名本科生,毕业时汪老师介绍其到某设计院工作。后来不幸被卷入传销骗局,身心遭受了很大的伤害。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名学生也没有放弃希望,反而利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自救。逃离魔掌后,他同样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跟汪老师说:“老师,我身上发生了很不好的事情,之前的单位也不好再待了,但是我没有给工大抹黑,今后我会继续好好干。”

汪老师深受感动,她说:“我们学校培养了这么多学生,不论是专业能力,还是心理素质都很好,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在收获这些无形资产的同时,汪老师在过去的40年里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从读本科时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毕业时获优秀毕业生。到留校任教以后,获得的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等荣誉更是厚厚一摞。2015年,汪老师还因参与的马鞍山长江大桥科研项目“马鞍山三塔缆索承重桥成套技术”获得了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她还主持或参与编写本领域多部专业教材、指导书和习题集,她主编的《桥梁工程综合习题精解》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桥梁工程分册)》更是填补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并受到了华侨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及人民交通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等高校老师和出版社学者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汪老师对体育也是一往情深,技术不凡。早在1982年5月参加铅球比赛时,汪老师就打破安徽省高校铅球记录。至今,她仍是我校铅球记录的保持者。汪老师还是一名排球爱好者,自学校排球队成立开始,就是一名主二传手。因此,每逢学校举办运动会,就有老师打趣道:“汪老师往运动场上一站,就是冠军。”而这一冠军,汪老师一拿就是40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汪老师用40年爱与奉献,践行了为师者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悔初心;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汪老师用永不言弃的执着与专注,见证了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的每一次转折和每一点发展。春华秋实,弦歌一路,今天的我校能有如此令人奋进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每一位合工大人的拼搏与努力。

原文刊载于《合肥工大报》776期3版

( 夏 瑞 朱雅丽/文 汪莲/图)

编辑:王秀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