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合作交流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我校先进核聚变材料团队赴日参加第22届国际聚变堆材料大会

日期:2025-10-10  稿件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文

9月28日至10月3日,第22届国际聚变堆材料大会(ICFRM-22)在日本静冈县成功举办。我校吴玉程教授率领先进核聚变材料团队参会,并有多位师生受邀作报告。

作为核聚变材料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ICFRM聚焦聚变堆结构材料、功能材料、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及高热负荷材料等方向,涵盖辐照效应、材料工程等多个前沿研究领域,本届共吸引全球5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孙飞教授应邀作了主题为“Hydrogen isotope retention and removal in plasma-facing materials”的大会报告。报告围绕未来聚变堆材料中的燃料滞留与氚除污等关键挑战,提出基于氢同位素交换的低温高效氚去除方法,揭示了氢同位素效应影响下的燃料输运新机制,为聚变堆燃料循环与材料性能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孙飞还系统介绍了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在该方向上的重要进展。本次会议仅有两名中国学者获邀作大会报告,孙飞教授位列其中之一,充分体现了我校在聚变堆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汪京副教授作了“Evolution of Vacancy Cluster, Precipitates, and Hardening in Binary Tungsten Alloys after Irradia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主题报告,系统展示了二元钨基合金的实验数据,在原子尺度上间接验证了嬗变元素Re(及类似作用的Cr)调控钨材料辐照损伤的关键机制,指出了“溶质原子与自间隙原子的结合能”是筛选和设计低滞留、耐辐照钨合金的核心判据之一。该研究深化了对聚变堆材料辐照损伤物理机制的认识,对未来聚变堆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两位教授的报告在会议上引起广泛关注,引发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此外,谭晓月副教授、黄俊副教授以及吴玉程教授与日本静冈大学联培的博士研究生张小强、左彤等分别通过海报展示形式,交流了在聚变堆用钨合金制备、表征、辐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计算模拟与实验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会议期间,团队应大矢恭久教授邀请访问了静冈大学放射科学研究中心。目前,我校通过留学基金委创新计划项目和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已与静冈大学建立起稳固的科研合作与联合培养机制。近三年来,双方已联合培养4名研究生,共同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合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先进核聚变材料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形成了聚变堆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评价等特色研究方向,依托“111计划”引智基地、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平台,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丰富的合作成果。本次会议中,团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创新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有力提升了我校在聚变堆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孙飞/文 孙飞/图 罗来马/审核)

责任编辑:卫婷婷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