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多彩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多彩校园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经济学院赴安徽宣城开展新能源企业“渔光互补”模式探究暑期社会实践

日期:2024-07-12  稿件来源:经济学院  

图文

为深入了解宣城市“渔光互补”模式的发展背景、技术原理及其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发挥,7月8日—10日,我校经济学院探究新能源企业“渔光互补”模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宣城开展了调查研究。

政策引领,技术赋能。在宣城市宛陵湖畔的城市规划馆,通过隔空互动、数字沙盘、3D影像等技术手段,直观了解宣城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近年来,宣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2+3+4”产业体系,将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列为全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推进给予了政策支持。随后,实践团队一行前往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相关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超高效硅异质结(HJT)太阳能硅片、电池及组件垂直一体化的研发、生产、应用情况,其高量产转化效率的光伏板为“渔光互补”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展现了科技创新在绿色能源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实地调研,深入探索。实践团队深入狸桥镇、朱桥乡与养贤乡,实地调研“渔光互补”项目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狸桥镇集中建设的1100余亩“渔光互补”一期项目,展示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和谐共生景象。朱桥乡则采用了因地制宜的分布式布局模式,有效解决了鱼塘分布不均的问题,建设面积达1600余亩项,展现了“渔光互补”模式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养贤乡则在村委会的积极引导和村民的广泛参与下,在4800亩鱼塘上建设了光伏电板,实现了能源的高效转化,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振兴。

村民心声,共绘未来。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农户,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关于“渔光互补”项目的底层声音。村民表示,虽然光伏电板的安装对渔业产值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因为鱼塘承租租金的降低,整体收入能够得到一定提升,同时项目促进了当地村集体收入,带动了乡村建设与振兴,此外,部分村民提出光伏电板的运作会产生一定噪音,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近期太阳照射强度较高,运行功率大,确实存在声音较大的情况,正在考虑对部分离居民区较近的项目实施噪音隔离技术或暂时关停。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渔光互补”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和应用场景,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盛鸣宇 郭佳琪 张艳/文 谢水英/图 谢晶晶/审核)

责任编辑:刘红平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