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临淠河,群村环抱,勃勃生机之地;稻香四溢,绿草茵茵,可爱温情之乡。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了解国家乡村振兴进程,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科技文化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赴六安市崔店村进行走访调查。
青春向党,不懈奋斗。金安区马头镇崔店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澍与团队成员开展座谈交流会。李澍结合“五大振兴”系统性介绍了崔店村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通过打造“皖香润”生态大米品牌、成立六安崔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引农业食品加工企业安徽柒仔家餐饮有限公司入驻、推动崔店村农事社会化服务等举措,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向第一书记进行提问交谈,李澍着重强调了奉献精神,鼓励同学们学习党的伟大精神,青春力行、青春有为、青春奉献。
心系国事,情系民生。李澍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葡萄园、饺子加工厂、蔬菜大棚等产业基地。各产业基地的致富带头人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基地的发展成就与不足,盖大棚、建水渠、延长产业链等等,政府带领群众全心全意跟党走、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解开人民束缚,让人民放心大胆地脱贫致富。各民众各带头致富人无一不感谢政府提供的帮助,李澍言:“乡村振兴急不得,重要的是踏实地一步步跟党走。同时也要因地制宜,不可纸上谈兵。既要守住底线、稳步前进,也要守住了人民的心。”
科技赋能,助力振兴。团队成员对乡村致富带头人唐华忠老板进行专访,并参观调研马头镇崔店村育秧工厂、无人机智慧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使农业流程化、智慧化,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育秧工厂有自身一套育秧流程,从筛土机到插秧机,整个育秧过程因科技赋能而井然有序;无人机帮助农户喷洒农药和肥料,不过几分钟,已然展现时代间的巨大鸿沟。从曾经的汗流浃背到如今仅靠双手操作便可完成工作,科技是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
人民幸福,齐心协力。团队成员对崔店村村民进行了走访,村民们对生活的热情更是溢于言表。多数村民喜于门前种花,晨时出行,已然有村民门前洒扫,热情聊天,还向团队成员赠送了刚收获的水果玉米。经过走访调研,村民大多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政策及实行情况,部分村户信息传达不到位、村民政策理解误差等问题也在突破解决。此外,当地村委会与致富带头人正在致力实行土地连片租用、种子共同购买、绿色农业等措施,村民们也积极配合。政府一心为民,人民兢兢业业,崔店村的人都拧成一股绳,每个人都在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
传统文化,赏形知韵。作为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入选团队,团队成员根据安排好的课程内容,每天下午对当地学生进行授课。所谓赏形,就是把传统文化的美具象化,通过乐器、绘画等方式让同学们直接欣赏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瑰丽;而知韵,则是通过深刻的讲解使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内在之美。“活字印刷术”课堂授课,使同学们感叹于古人的智慧。“雷锋精神”课程使同学们学习无私奉献的传统精神。“绘画”课程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24节气进行授课,既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让同学们感受到了24节气之美。课程还穿插了猜字谜、你画我猜等多样小游戏和手工活动,整个课堂趣味横生。
赓续文化,发扬特色。团队成员参加体验了当地“第八届荷花旅游文化节”,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微风拂过,清香满池,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赏荷游园、龙虾垂钓、星空露营,热闹之中,小道两旁排满特色美食小摊,给这片宁静增添些许烟火气,在熙熙攘攘之间还有当地特色小游戏,景、食、玩乐相结合。以荷为“媒”、以“莲”为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将特色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时代使命薪火相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乡间田野,丰富乡村课堂,崔店村的脱贫致富历程和发展建设经验激励着青年学子不畏艰苦、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以无私的奉献投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刘雪雯 王节/文 夏涵梁/图 张海林/审核)
责任编辑: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