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7月19日,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金寨双河镇开展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政策与成果调研。
团队到访了双河镇政府,在工作人员介绍下了解双河镇的脱贫攻坚基本政策与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下,结合双河镇的特点与特色,镇上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精准扶贫道路:通过易地搬迁、光伏发电、一亩园合作社、高山黑毛猪养殖等一系列产业与措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
实践团先后抵达双河镇下的黄龙村与大畈村,对两个村子的扶贫第一书记进行了交流采访。在黄龙村程富宽书记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到黄龙村的道路、饮水、住房条件、精神风貌等诸多方面在近些年扶贫政策与扶贫措施积极影响下,经过扶贫人员与贫困户积极努力,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书屋、振风超市、红黑榜等一系列促进村子精神文化面貌进步发展的设施也建立起来。对大畈村吴辰华书记的采访中则感受到了大畈村从一个破旧的小山村到安徽省第一批脱贫摘帽村过程中扶贫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正是无数基层扶贫人员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才有了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有了这样一群人,脱贫攻坚战役才能胜利,也一定能胜利。
团队成员在了解当地的扶贫政策与脱贫成果后,又先后走访了四家脱贫户。一位老汉原来独自供养老母亲与两个女儿,家里是仅仅有一张床的土坯瓦房。经过住房扶贫保障,如今他们一家住上了120平米的楼房,家里有了空调、洗衣机等一系列现代电器;有一家女儿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政策的关怀下医药费可以报销90%,大大减轻了家中经济压力;有一位孤寡老人村里给了安置房,每个月都有医生进行身体检查……谈到如今的家庭生活状况,他们没有给出什么精彩纷呈的回答,朴实的“挺好、挺满意、很好”这样的回答加上一脸开心的笑容就是他们最好的答复。
团队成员在与扶贫人员、与脱贫户的接触交流中,获益匪浅。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入户、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了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与地方实际结合的具体实施途径。本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调研经历既增长了团队成员的见识和阅历,更是用实际行动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号召的响应与工作的支持,培养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以后投身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