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安徽日报】交叉融合视角下徽派建筑的保护传承利用

日期:2025-11-19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文

安徽人杰地灵,山川秀美,不仅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也留下了众多精美绝伦的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徽派古居既是徽州人安身立命的建筑物,更是徽州文化的承载体和“活化石”。古徽州传统村落与徽派建筑的营造理念、特征、建造技术等文化内涵独树一帜。“十四五”期间,古徽州传统村落与徽派建筑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卓有成效。“十五五”时期,以交叉融合、数字赋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持续深化这项工作,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交叉融合视角下保护利用的新体系。徽派建筑保护利用需以多维度交叉融合为基础,形成以下两个融合:一方面,研究方向融合。要树立“大保护”系统观念,从历史文化、文物修缮、空间环境、工程技术、业态融合、产业特色、艺术创意等维度整体推进。高校要强化学科专业融合,融通工、文、艺、理等大类学科,推动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设计学等相关专业形成互促互进格局。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融合。要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内涵。融通学术研究、工程实践与产业应用,构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产出示范引领的学术成果。通过推动“研究+教育+工程+创新+传播”一体化发展,提高传统村落与徽派建筑保护传承利用的质量水平与文化传播力。

形成覆盖面广的数字技术支撑的新方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不断发展,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沉浸式创意场景营造需求不断增多,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政策陆续出台,数字技术逐渐成为传统村落与徽派建筑再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多学科交叉、多单位联动,以数字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再生、活化、创意的水平提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分类型全覆盖地建立数字徽州数据库是重要基础工作,从而实现数字档案、数字保护、数字文旅与数字创意的整体闭环联动。

探索可持续发展活化传承的新路径。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十五五”时期,如何发挥文化特色优势与资源集聚优势,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产品、新场景的形成,如何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传承中创新,既要强调“一村一品”的挖掘与表达,又要深化“多村多品”的集聚与呈现,这也是当前传统村落由“单个村落保护”向“集中连片保护”过渡的体现。进行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体系化保护,能够有效地助力安徽省众多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作者:陈刚,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原载于安徽日报2025年11月18日

原文链接:

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13574.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xyt=1763468148359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