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委员等联组会时强调,“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这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基础研究不仅是创新的源头,也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重要抓手。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高校一直以来在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不仅有相对完善的学科结构,互补共融的科研团队,也具有开展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发展,高校须加强基础研究的统筹谋划,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深化数学、材料、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研究,协调更多资源向优势基础学科集中,努力把创新的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搞清楚,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要加强基础研究积累,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依托高校学科人才发展优势,顶层谋划基础学科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大项目、大成果、大团队、大装置等建设培育工作,充分挖掘人才创新潜力,不断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要打造前沿研究平台,面向世界前沿科技,汇聚世界一流人才,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学校科学研究管理体制,着力开展具有开创性、颠覆性、前瞻性的研究,努力实现前瞻性研究的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而这些是买不来讨不来的。高校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主战场,要在破解“卡脖子”技术方面下大力气。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关键技术、核心器件和高端装备、重要材料等关系国家长远需求的领域,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确保产业链完整自主安全,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全面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协同创新发展,科学调整学科布局,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不断凝聚科研创新力量,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推动跨学校、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需求。
人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须在加强创新力量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要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科研评价制度,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坚决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坚持以贡献和质量评价创新成果,激发广大科研人员释放创新活力、多出高质量成果。要推进一流队伍建设,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一流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同时造就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坚持科教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的创造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推进社会主义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创新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校应切实担负起责任,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夯实基础学科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叶兵,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原载于中国经济网2021年03月10日http://views.ce.cn/view/ent/202103/10/t20210310_36371230.shtml
责任编辑: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