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央广网】科研团队要攥紧“拳头”,张开“巴掌”——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

日期:2020-05-06  稿件来源:  

图文

央广网合肥4月30日消息(记者赵家慧)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赵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在不同地市的医院间来回奔波收集病人情况,常常是在回家的途中又被医院的电话喊了回去。

所以当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带着团队来到医院时,赵卉特别开心,因为杨院士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将智能移动医用远程交互服务系统技术尽快应用于疫情防控一线的大型医院。对赵卉这样的一线医务工作者而言,该系统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减少医疗资源消耗,让医生突破时空限制,不进病房问诊病人。

央广网发 廖宇翔摄

“不去医院是不行的”

杨善林带领团队与合肥德铭电子公司联合研发的基于云的智能移动新冠肺炎防控远程交互服务系统于2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成功应用,自开始研发,前后不过20多天的时间。

去医院考察对于72岁的杨善林而言不是个容易的决定,“很多人劝我,说这个时候去医院有被感染的风险,但不去医院是不行的,医生的需求得不到了解。”

央广网发 合工大宣传部供图

“面对疫情,主要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直接服务于一线医生的需求,需要根据新冠肺炎的特点做出了技术调整,让系统更加智能化,并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合工大管理学院研究员李霄剑是这次研发“小分队”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告诉记者,该系统不仅能够让异地指导医生和隔离病房患者、病区医生不受时空限制问诊交流,还能收集病人的各项指标,实现模态数据交互,“血氧是监测新冠病人最重要的数据。从医院回来后,我们做出把血氧相关知识嵌入系统的调整。”

最忙的时候,杨善林一天要工作20个小时,一边带着丁帅、李霄剑、欧阳波、顾东晓等一批年轻教授日以继夜奋战在科研一线,同时又组织焦建玲、蒋翠清等骨干教师开展“疫情的外延影响与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的研究,就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风险进行分析,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等提出建议。

之后,团队又联合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将移动远程会诊技术应用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

央广网发 合工大宣传部供图

90后研究员欧阳波是疫情前杨善林亲自面试、引进的人才。在杨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进行搭载这套系统的非接触式医疗移动平台研发。疫情前期材料难找、工厂停工,他硬是和同事一起靠着纯手工做出了产品,“可以无接触测量病人的面温,心率,血压,呼吸率,还可以通过指夹测量血氧和脉搏。”

杨善林希望,产品的研发不仅可以服务这次疫情,也能通过不断完善和升级,应用于更广泛的传染病医学。

“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系统能被快速应用源自团队数十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

从2007年,管理学科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落在了合工大,杨善林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这支科研团队直面中国的管理实践需求,坚持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成果。一谈起团队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已经说了半天话的杨善林兴致又高昂了起来,““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大的追求。”

实验室的核心成员有十几个,但管理学院全院150多位教师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平均年龄不到40岁。杨善林总说,比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

十多年来,合工大管理学院院长胡笑旋见证着团队人数从少变多,“杨教授总是鼓励年轻人做科研,如果有合适的课题,就会让大家带头组成一个个子团队,这对鼓舞学术气氛很有效果。”

如今,合工大管理学院科研团队涉及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空天系统工程管理、能源与环境工程管理、医疗与健康工程管理等领域。在杨善林看来,一个团队既可以“攥紧拳头”,众志成城攻克课题;也要能“伸开巴掌”,把握好什么才是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鼓励大家科研创新意识,抓住机会。”

央广网发 廖宇翔摄

2019年5月10日,国内第一例基于5G网络的远程机械臂协作手术在安徽池州市石台县人民医院完成。这台胆囊切除手术的关键之处,是杨善林团队与合肥德铭电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智能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及“德医云”服务平台。它基于5G网络成功使移动远程协同手术突破时空限制,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广大基层地区提供切实保障,让256公里外的安医大二附院内多位专家如身临手术现场,对主刀医生的手术操作与紧急处置给出同步精确指导。

“这为推动5G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次十分成功的探索。”团队成员丁帅教授介绍说,“我们立志于科研成果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也从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锁定下一步的研究课题。”

目前,这套移动微创装备已经搭载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等多艘我国海军大型舰艇。杨善林告诉记者,这套系统还被应用到全国一百多家三甲医院和一千多家中小医院中,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年轻人们要领头干”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空天系统建设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迫切需要。从小小一张手术台,到广袤的空天领域,杨善林带头的合工大科研团队课题涉及领域广泛。

2006年,如今已是管理学院院长胡笑旋当时还不到30岁。在杨善林的指导下,他将这一重大需求和新兴挑战作为研究方向。“我国遥感卫星持续高密度发射,太空中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不断增多,如何统筹规划才能发挥最高的效率?”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在空天系统管理方向上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攻关。

十几年来,团队在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无人机编队管理与智能决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突破,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与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电科第五十四研究所开展协同攻关,为多个军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央广网发 合工大宣传部供图

“即将迎来75岁生日的合肥工业大学,始终深怀工业报国的远大志向,涌现出一批批潜心教书育人、科研攻坚克难的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杨善林院士就是其中的突出典型。”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余其俊说。

杨善林务过农,当过工人。“那时我就想当科研工作者,每当有技术工程师来我们厂,我都拿着个本子,认真地向他们学习。”1978年,30岁的杨善林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从那时起,他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拼命三郎”,“我要追赶错过的时间。”

追赶过时间的人知道时间的珍贵。除了自我要求,他更对年轻人给予厚望。“假如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崇拜的名人”……每届研究生入学首先都要完成的,就是这3篇杨院士亲自布置的命题作文。“至诚至善,务实求真。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上,我认为是一个道理。”在杨善林看来,强烈的爱国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团队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20多年来,团队“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的理想追求,“理论研究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科研文化不仅在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中不断接续传递,更在科研一线的磨炼摔打中培育出一代代青年学子。

原载于央广网2020年4月30日http://www.cnr.cn/ah/news/20200430/t20200430_525073911.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责任编辑:夏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