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科技日报】中国车要中国装备来造

    日期:2012-03-12  稿件来源:  

    图文

    科技日报讯(记者 吴长锋)“中国车也要中国装备来造!”,这话对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装备研究所所长林巨广来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而事实上,全球汽车企业制造设备,绝大部分是欧美和日本几家巨头一统天下,即使民族品牌汽车,生产线也大多是“外国造”。

    2006年,合肥工大与江淮汽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联合成立巨一自动化装备公司。“关键技术过分依赖国外,在国际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被定位于低端,掌握不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久而久之,形成了低端产品出口,高端产品进口的恶性循环。” 几年时间里,林巨广带着他的科研团队跑遍不少国内汽车生产厂家。他们发现国内汽车传动系生产企业由于受到传统装配工艺和测控手段限制,汽车传动系总装质量满足不了高质量汽车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企业缺少先进制造技术、测控技术与试验技术的支持。

    找准了问题的症结,不到两年的时间,一套高柔性、高精度、高可靠性并具有良好适应性和人机的友好化的测控设备在巨一自动化公司诞生。以此为基础,他们又先后成功完成了奥地利斯太尔系列,美国美驰系列,德国曼系列,日本五十铃、日产系列,韩国现代、统一重工系列等车桥和变速器的装配测控难题。随着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国内汽车厂用自己的装备只能生产低档车的尴尬局面开始被打破。

    林巨广常时刻提醒自己和团队眼前所面临的严峻现实:目前在轿车合资企业中,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率一般不超过15%,就是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工业依赖进口的装备投入也占总投资的70%!

    认清了现实,选准了路,巨一自动化公司在成立迄今的7年多时间里,紧跟国际步伐,逐步形成了包括白车身柔性自动化焊装线/冲压线、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产品装配测试生产线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装备线,其中主减速器总成装配生产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在装备制造领域逐步打造出“JEE”民族装备品牌,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重汽、北汽、长城、奇瑞、江淮等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及意大利卡拉罗、美国美驰、采埃孚等国外零部件生产企业。

    巨一自动化公司与国内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广泛开展合作,联合攻关,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公司牵头的“863”重点项目“新型五坐标可重构作业单元”技术在变速器装配生产线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生产节拍提高了近40%,得到了客户方的一致好评。通过与国际一流装配测试装备企业的合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垫片预选测量系统、伺服精密压装设备、电动伺服拧紧设备等,在国产装配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突破国际技术垄断,自主研发出高自动化、高柔性、高集成度的工业机器人白车身焊装线, 目前已经累计实现了250余台(套)的工程化应用,逐步形成了与国外一流装备企业竞争的能力,在为企业节约了大量外汇的同时,填补了多项国内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

    与此同时,巨一自动化公司先后牵头组建了“安徽省自动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合肥市汽车制造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短短几年间,先后共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近30项,相关技术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6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2项。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2年3月11日5版两会特刊

    编辑:周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