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新安晚报】象牙塔里的“疯狂”赛车

日期:2013-04-23  稿件来源:  

图文

象牙塔里的“疯狂”赛车

新安晚报讯(记者 樊大龙 王从启)在一间工作室里,引擎轰响,几位年轻人反复调试着赛车上的零部件,有时候熬上几个通宵,只为了将车速再提高0. 01秒。在这群合工大的大学生们看来,赛车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贵族运动,只要怀揣梦想,坚持不懈,他们一样可以驾驶着方程式赛车驰骋在全国赛场上。

自己动手造赛车

“我们的车队成立于2009年,当时的背景是中国大学生汽车工程学会在那一年从国外引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比赛。我们学校的工科在国内汽车行业比较有影响力,所以也就受邀参加了比赛,并很快组建了这支越影车队。”作为越影车队的老队员,于家盈回忆说,30多名优秀的大学生撑起了这支团队,成员来自合工大的多个专业。

“后来最棘手的问题来了,有了车队不能没有自己的车吧,可是赛车又不是普通的轿车,购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后大家在一起商议自己动手制作一辆赛车。”小于说,制作这辆赛车之前,他们对于汽车的了解,仅限于书本知识和个人有限的驾乘体验,组成一个团队、设计一辆纯粹而高性能的赛车并将它制造出来,确实极具挑战。

那时候,方程式汽车的概念在团队成员心中仍然模糊,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他们只能先去外国网站看整体赛车的图片。设计组装第一个零件、轮胎、发动机,都是他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小于说,“我们一开始是凭着想象力画出概念车,然后就开始细化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个细节都会引起队员们激烈的争论,好不容易设计落实了,采购原料又成了麻烦事,之后的加工环节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返工是家常便饭。那段日子非常辛苦,但是每个人都很充实,直到最后造出车来后,我们突然觉得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踏上F1赛道才知差距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后,越影车队终于有了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赛车——越影一代,他们的目标开始对准了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2010年,越影车队代表了合肥工业大学参加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他们当时的对手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19所高校,这那届赛事上,他们的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

“当时比赛是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进行的,那可是F1级别的赛道。对于车队低迷的表现,我们赛后总结,还是因为我们的车身制造技术糙了些。”现任车队副队长汪俊说,他们后来便开始着手改进赛车的零部件。

“车身最初使用的是玻璃钢,后来我们就上网搜资料,改用了碳纤维,效果非常明显。”

到了2011年,第二代越影赛车终于问世,参加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时,获得总成绩全国第10名的好成绩。

最开心看到“出车”

赛车不停地更新,车手也是如此。于家盈说,到目前,由于一些人毕业离校,队员们已经换了好几茬,所幸的是不断有新面孔加入,保持了车队活力。“车队的人员名额很有限,我们的新队员都要通过选拔才能加入。要想加入这支团队,首先要对赛车充满热情,同时还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平,那些平时喜欢动脑动手的同学则更受欢迎。一旦成为车队一员,我们的老队员会按照比赛的要求对新人进行指导,在这个期间队员们需要接受比较专业的赛车设计和驾驶技巧方面的培训。”

说到车队里最开心的事,队员们异口同声,“出车”。“在研发新车的过程中,每位队员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为了赶进度,在实验室吃盒饭是常事,到了暑假,天最炎热的时候,其他同学已经回家了,我们的队员依然要在实验室里摸索,所以赛车能够下地疾驶的瞬间,那种喜悦之情真的是难以言表。”小于说,玩赛车要能吃苦,能够坚持留下来的队员都很了不起。

失败是前进的动力

赛车手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踏实努力的专业训练、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不能够达到赛车的驾驶要求的。在去年的大学生方程式比赛中,在耐久赛项目之前,越影车队一直表现得非常出色,但是在最后耐久赛临时换车手之后,竟然发生了赛车无法正常启动的现象,直接导致耐久赛零分,进而影响到了整个比赛的车队总分。“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细节,虽然努力了一年,但是赛车就是这样,它是个细活,一个细节没有做好满盘皆输。后来每次有新人入队,我们都要讲这次失败,让大家都能汲取教训。”汪俊说。

负责车架设计的韩煜说,失败让他明白,只能不断地更加专业才能取得好成绩。“不能一味教条式模仿,从几次比赛看,车队需要从实际出发,在现有条件下做得更好,F1使用的材料和技术虽然好,但是对我们来说有些不切实际,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在降低发动机的重心以提高赛车的操控性上动脑筋,同时也要降低车手驾驶难度,在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起步控制系统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赛车的加速性能。关于悬架部分,我还有一些新的想法,会进一步优化设计结构,提升赛车的性能。”

让车更快、更节能

“我们的队员从不轻言放弃,只要认为方向正确,不管难易程度,大家总会尝试一番,而这几年,我们有很多想法都变成了现实。”于家盈说,虽然车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还在成长期,尤其在这个时候他们更要沉下心来,好好研究如何让赛车更快、更安全。

关于自己的汽车梦想,汪俊说,他希望在参与竞技比赛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节能办法。“现在的汽车保有量这么大,节能环保非常重要,大家都在呼吁新能源汽车,可问题是现在的新能源比如电、天然气、甲醇在动力上都难以和油相比,也许有一天我们就会在实验室里找到一个好办法。”

原载于《新安晚报》2013年4月22日AⅡ13版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04/22/005602411.shtml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