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中央广播电台】合肥工业大学科研成果成功降低柴油车PM2.5排放

日期:2013-04-15  稿件来源:  

图文

合肥工业大学科研成果成功降低柴油车PM2.5排放

中广网合肥4月11日消息(记者刘军)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面对范围广、污染重、长时间出现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治理尤其是汽车尾气排放治理成为社会焦点。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的一项科研成果,可降低汽车排放主要污染物达95%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

根据统计,2011年我国机动车颗粒物PM排放总量为62.1万吨,其中柴油车颗粒物排放量达到85.4%,柴油机是汽车PM2.5排放的最主要来源。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刘毅教授团队介绍,他们使用了自动再生技术的DPF系统,通过对柴油车的排气系统进行改造,以蜂窝陶瓷或碳化硅这样的高孔隙率材料制成闭流式过滤通道载体,过滤捕集尾气中的颗粒物,当捕集气中的颗粒物达到设定的程度之后,通过特殊设计的再生设备,将捕集到的颗粒物进行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排出。捕集器可以循环使用,从而达到长期有效清除尾气中颗粒物排放的目的。

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在安徽省阜阳市和池州市公交公司(池州2路公交和7路公交,阜阳4路公交和9路公交)的200多辆公交车上,试用了2年。另外,从2009年开始,长柴股份也使用这个技术生产了一种净化器,配套在一款柴油发动机上,销往东风和长安汽车厂。

据测算,这项技术增加产值近1.5亿元。经过使用之后汽车尾气噪音明显降低,行驶时冒黑烟的现象已经看不见。一辆公交车一年可以减排两吨左右的氮氧化物,对颗粒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

安徽省柴油公交车超过一万辆,通过这项技术,仅仅是对安徽省公交系统中,国三排放标准以下的黄标车进行排放净化改造,每年就可以减排颗粒污染物近千吨。

原载于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013年4月11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