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安徽商报】工科生“转齿轮”玩转央视

日期:2013-05-08  稿件来源:  

图文

工科生“转齿轮”玩转央视

安徽商报讯(通讯员 周慧 记者 刘媛媛 王素英)5月4日晚,《五月的鲜花——我们的中国梦》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参演院校,合肥工业大学30名学生演出的舞蹈《转动的齿轮》因为独特的创意和完美的演出获得广泛好评。不少网友评价说,舞蹈展示了“工科生的文艺范”、“舞出了工业强国梦”。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跟其他院校学生不同,这30名学生没有任何舞蹈基础,只是经过了三个多月的苦练,连道具都是自己完成的。

演出《转动的齿轮》惊艳全场

5月7日中午,在合工大一间简单的舞蹈教室里,30个穿着练功服的大学生还沉浸在兴奋中。

前一天,他们刚刚结束在北京10天的训练和演出。成功的演出,让这些最大才20岁的年轻人非常骄傲。

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参演高校,也是参演60所高校中唯一的工科院校,30名工科生和其他高校的准专业演员同台演出,赢得一片叫好声。

演出领队、合工大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副研究员钟采桑告诉记者,当天晚会的主题是“弘扬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与其他综合类、艺术类院校不同,合工大的节目《转动的齿轮》通过演员的动作和齿轮、扳手道具,模仿工厂车间的情景,展现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工业强国梦”。在震撼的音乐声中,学生们挥动扳手、转动齿轮,整体效果非常震撼。

揭秘业余演员为梦想苦练三个月

“人家学校有舞蹈系,有艺术特长生,那演员一个个身形、体态,我们没法比。 ”钟采桑老师一席话引来现场姑娘、小伙子们一片“不满”。 “不过我们第一次往央视送录播片的时候,导演就说了,舞蹈效果非常好,这些孩子舞蹈功底都不错。 ”钟采桑说,她只能忐忑地告诉导演,这30名演员之前没一个学过舞蹈。没有舞蹈功底的学生能跳出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央视的导演们很惊讶。

好功夫的背后是三个多月的苦练。为了筹备这个节目,合工大大学生艺术团去年12月就开始招募演员。好不容易30个演员到位了,接下来就是艰苦的训练。跟艺术专业类院校比起来,合工大的舞蹈练功房很简陋,地上全是瓷砖。 “一开始膝盖、胳膊都是青的,老师心疼我们,亲自去买护膝。 ”男生队长舒文说,为了尽快学会动作又不耽误课程,很多同学是中午和晚上下课后来练功。 “我们都想能上央视,展示我们安徽的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生的水平。 ”

别人游玩,他们给自制道具刷漆

经过三轮严格筛选,《转动的齿轮》最终获得了去北京参演的通行证。为了让演出呈现最好的效果,连道具都是大学生们自己制作。动手能力强是工科生的强项,为了让齿轮在晚会灯光下呈现最好效果,学生们在泡沫齿轮上刷了防火漆又刷荧光漆。彩排间隙,别的学校同学出去游玩,合工大的演员们全部在酒店给道具刷漆。

演出时,后排20名拿齿轮的同学全部穿上黑色连体衣,脸也被黑口罩遮上。辛苦排练三个多月,结果家长在电视上竟没看到孩子。不过这些一心想着给学校争光的大学生们却一点不在意。

全程举着直径一米五的齿轮,天津来的帅小伙边承刚为这个舞蹈没少吃苦头,爸爸妈妈也在演出当天早早守在电视机前。“演出完我告诉他们,中间那个最大的齿轮就是他们的儿子。我们代表了合工大和安徽大学生,挺骄傲的。 ”

原载于《安徽商报》2013年5月8日07版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05/08/005636332.shtml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