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与志愿者为11对老人补拍婚纱照
合肥晚报讯(记者 李磊 马启兵)“老人家,先化妆,一会还要穿上婚纱拍照。”今天上午9点,来自凤阳一村的三对老夫妻一同走进淮河路上一家影楼,他们将在这里补拍婚纱照。据了解,这些步入金婚的老人,共同走过了几十年的婚姻,却由于当年没能在结婚时拍摄一张照片,留下了遗憾。今天上午,他们在社区和合肥工业大学志愿者的努力下,弥补了这份遗憾。
老人第一次走进影楼
今天上午9点,位于步行街上的这家影楼刚刚开门,3对来自凤阳一村的老人就走进了大厅。今天上午前来拍摄婚纱照的老夫妻一共有3对,他们都是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如今他们的婚姻大都步入了金婚。由于经济、历史原因,当年结婚时都没有留下影像。今天他们都是第一次走进现代化的影楼。
此前,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志愿者与凤阳一村社区联系,通过走访的方式,找到11对愿意补拍婚纱照的60岁以上的老夫妻。
按照计划,今天上午将为3对老夫妻拍摄婚纱照,在本周六、周日两天,还将为8对社区里的老夫妻拍摄婚纱照。
当年婚礼上没拍照
今天上午,第一个来到影楼拍摄的是81岁的许国武老人,他和80岁的老伴方家华居住在凤阳一村。据许国武老人回忆,1952年他和老伴结婚的时候,身穿长褂,老伴身穿红袄子,简简单单地办了一个婚礼。“那个年代照张证件照都不容易,哪还有结婚照。”据老人回忆,当时他家附近只有如今的长淮街道、逍遥津附近有两家照相馆,可拍一张照片的价格都贵得离谱,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于是,当年他们的婚礼上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在相亲相爱共同走过60年的时光后,这对老夫妻第一次走进了影楼,为自己60年的美满婚姻补拍一套婚纱照。
咱们老人也“尝尝鲜”
上午9点半,老人们在大厅选择好了服装样式,开始上楼化妆试服装。在化妆台边,看着镜子内的定妆照,许国武老人和老伴觉得不好意思:“这镜子里的人哪是我啊?化妆后还要穿衣服?那些衣服也太花哨了。”反而是坐在一旁的另一对老夫妻在一旁劝说:“既然来了,就选择一个‘洋气点’的服装,咱们老人也要像年轻人一样尝尝鲜。”
据三里街街道凤阳一村社居委书记包先玲介绍,这次为社区里老人免费拍摄婚纱照的活动,是与合肥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合作。尽管凤阳一村老人数量较多,可社居委为了找寻愿意拍摄婚纱照的老人可谓费尽了精力。包先玲说:“有些老人不好意思,觉得年龄这么大了,有的老人昨天还愿意拍摄,可今天临走时又反悔了,就是觉得不好意思。”最终,社区才确定了11对拍摄结婚照的老人。
原载于《合肥晚报》2013年7月4日10版
http://epaper.hf365.com/hfwb/html/2013-07/04/content_700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