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新概念车“8字舞步”
获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一等奖
安徽商报讯(通讯员 周慧 记者 姜志远)把重物从高处落下来的能量转变成小车的动力,这种似乎只能在科幻片中出现的场景终于变成现实了。近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圆满落幕,由合肥工业大学设计的“无碳小车”以惊艳的“8字舞步”获得了一等奖。据合工大的老师透露,未来这项技术或将用于制造低碳环保的儿童玩具。
记者在合工大新区的工培中心里再次目睹了这种“新概念车”的神奇舞步。据介绍,这些无碳小车既不需要烧油,也不用电,“绝对是标准的无碳,仅需一公斤重会下降40公分获得的动力,就可以跑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据合工大的老师介绍,无碳小车运用的原理与手表拧发条很类似,“只要把发条拧紧了,钟表就会转动。”而这个原理运用在无碳小车身上,就是重物从40公分高的地方缓缓落下,通过绳子带动齿轮等机械装置运动,最后驱动车轮前进,同时提供一部分动力用于小车控制方向转弯。
在比赛中,无碳小车需要展示两种不同的“舞步”,分别是“S绕桩舞步”和“8字绕桩舞步”。所谓“S绕桩舞步”,就是参赛的无碳小车需从起点出发,沿着木质赛道行驶,途中会遇到18根红白相间的小棒,“这些小棒是按照1米左右的间距布置的,只要有轻微的擦碰就会倒,所以无碳小车行驶过程中要非常小心翼翼。”据获奖的选手介绍,在平日的训练中,他们都是参照最高标准进行的,“我们的无碳小车能行驶的距离,最长可达到100多米。”由于比赛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合工大无碳小车的“S绕桩”项目仅拿了二等奖。
在本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是无碳小车“8字绕桩舞步”,又被形象的称为“梅花桩舞步”。“无碳小车的运动轨迹,就像人在走梅花桩一样。”据参赛选手介绍,该项目是在半个乒乓球桌大小的场地上设置两根桩,然后让无碳小车绕桩走八字舞步,过程中不得触碰桩。“别看这8字舞步很简单,在前期设计制作时,需要特别精确的数据作为支持。”合工大的老师告诉记者,无碳小车的设计制造最能说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发车角度差一点,加工时精度差一点,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结果。“以无碳小车转圈为例,需要精确地测算出内轮和外轮的移动范围(内轮移动距离比外轮短),否则,小车就可能出轨或者触桩。”
那这种“新概念车”未来将给人们带来哪些实际的用途?合工大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技术最快可能运用到儿童玩具上,“而在远期,我们希望能把这种环保、低碳的理念传递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某一天就会出现一辆可载人的无碳车。”
原载于《安徽商报》2013年6月26日D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