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克“大力士”挂起40斤秤砣
合工大学子搭建“大力士”木质模型,常用于桥梁建造
江淮晨报讯(记者 刘梅梅 通讯员 周慧)90多根小木条、半瓶502胶水、几块木板……可别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合工大的两队学生用它们搭建起仅46克的框架模型,能拽起重达40斤的大秤砣。日前,在2013年第十届华东地区部分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中,合工大“广夏万千”和“江河安澜”两个学生代表队,就搭建起这样的“大力士”木质模型。
46克小木条拽起40斤大秤砣
给你20个小时,用木条搭出一个大跨结构模型,它要在8个总重达40斤砝码重压下屹立不倒,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悬?但在合工大土木工程系的学生看来,这可并不是什么难事。昨天下午,在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的会议室里,记者就见到了这个“大力士”,由一个个小木条搭建成的三角形模型稳稳当当挂起重达40斤的大秤砣,并毫发无损。
此前的结构设计邀请赛中,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一较高下的合工大“广夏万千”队,就以这个重量仅46克的模型勇夺桂冠。比赛的要求是,在同样能承重40斤的前提下,模型越轻成绩就越好。在制作阶段,3位队员仅用了46克的小木条就搭好了模型,震住了其他代表队,如此“质量”能经受住考验吗?制作者之一、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周斌成竹在胸。“之前几个礼拜我们可是停下了手头其他的事情专攻这个结构的,反复试验、调整才定下了方案,总共有90多根小木条。”果然,砝码一个个加上去,模型仍旧稳如泰山。
常用于现实中的桥梁建造
“私下的实验操作中,我们能把承受40斤重的模型,减少到40克以内。”周斌介绍说,由于质量轻且够韧性,这些模型选的都是桐木。而实验之初,能承受如此重砝码的模型至少达80多克,经过十几次的摸索,才达到现在的效果。
“这样的模型结构,常用于现实中桥梁、运动场馆的设计。”据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王辉介绍,这个模型模仿的是现实生活中建筑设计的要求。
模型重量要尽量轻,好比工程要节约成本;模型要求是一个大跨结构,其中要有足够的空间;加载试验中的砝码测试的是静力荷载,如同人在建筑中的日常活动。“模型不仅要能够承重,而且还要能对抗地震、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王辉表示,这样的模型搭造很锻炼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工程建造中。

原载于《江淮晨报》2013年11月8日A08版
http://epaper.hf365.com/jhcb/html/2013-11/08/content_741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