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破解中华猕猴桃基因组密码
中国消费者报讯(周慧 记者 洪敬谱)记者10月22日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由该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刘永胜教授联合中美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破解了中华猕猴桃基因组序列,构建出完整的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子代遗传图谱。
由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刘永胜教授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汤姆逊植物研究所费章君博士共同带领的猕猴桃基因组国际合作组织,联合合肥工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院、湖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美国爱达荷大学、美国农业部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广泛栽培的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中华猕猴桃类植物的果实风味和营养品质相关基因产生和进化的基因组学基础,公开了第一张完整的猕猴桃遗传图谱和分子标记序列,揭示了存在于中华猕猴桃进化过程的3次基因组倍增的历史事件,以及中华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组学基础,为猕猴桃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原载于《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10月28日B1版
http://zxb.ccn.com.cn/shtml/xfzb/20131028/2304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