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江淮晨报】合工大“读书王”一年“啃”246本书

日期:2014-03-31  稿件来源:  

图文

合工大“读书王”一年“啃”246本书

江淮晨报讯(通讯员 周慧 记者 刘梅梅 苏一凡)当“手机党”、“电脑族”逐渐成高校学生的代名词时,合肥工业大学的“读书王”却以平均1.5天读一本书的速度刷新了工科生对“读书破万卷”的痴迷。学生张文友,一年“啃”掉246本书并总结出一套“读书秘籍”。合工大图书馆内最受欢迎的《撒哈拉的故事》,去年一年借阅率达140次。

可别以为高校理科男只懂得Dota和窝在实验室,这不,合工大新任“读书王”就以一年啃完246本书的速度,刷新了工科生对“读书破万卷”的新注解。工科男最喜欢读哪类书?昨天,记者在合工大图书馆找到一个有趣的答案——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仅去年的借阅率就达到140次,远远超过排名第二、三的工科专业类书本的借阅率。这本颇有传奇色彩的沙漠故事,让不少工科男倾倒。

“从学校整体的借阅率来看,文史类的书本超过专业书籍,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学生是通过阅读在汲取营养。”合工大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祖权介绍说,目前全校师生近4万余人,去年借书的总数超过60万册,也就是说,平均每人的阅读量在2本左右。“现在馆藏的纸质本图书有250多万册,很多畅销书由于学生借阅次数过多,出现磨损、掉页的情况常有发生。”而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图书馆还屡次调高学生的借书上限,如今本科生一次性可借阅15本书籍。

数字化校园里,学生的读书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现在我们有电子图书83万种,学生在宿舍就能通过校园网登录到电子书库调书阅读。”祖权说,随着阅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选择通过电子图书馆汲取知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除了书本,我们有了更多选择。”

“读书王”张文友 一年啃完246本书

每周去校图书馆抱走3至5本书、平均1.5天“啃完”一本、最爱作家余秋雨和川端康成……昨天上午,记者在合工大图书馆里见到了大二学生张文友,就读于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的他,去年一年从校图书馆借出246本书,被票选为全校新任“读书王”,而这一记录,甚至连校园内的老师都感叹遥不可及。

“虽然是工科生,但我比较喜欢文学、历史类的书。”张文友告诉记者,阅读与个人爱好有很大关系,自己从小就喜欢翻阅各类书籍,一方面是开阔眼界,另一方面也能汲取他人的生活历练。除了上课,他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

读书秘籍:“粗细阅读”,专业知识学得模糊,就去图书馆翻书补充学习;为了汲取养分,心灵鸡汤类的书粗略翻一遍。

“读书王”郝超 外号“啃书暴发户”

对于合工大的另一位“读书王”郝超而言,翻阅“墨香”浓郁的纸质书才有味道。“大一的时候,我借阅的书不超过50本,去年借了有212本,室友都称呼我‘啃书暴发户’。”就读于电子科学与物理学院的郝超告诉记者,这其中的“大转折”有段小故事。

原来,大一时热衷于社团活动的郝超,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备受打击。“下台后,有同学说我废话太多,有见解的话比较少。”自大二下学期开始,郝超加大了阅读量。郝超说:“每周都要去图书馆借两次书,而且都是同系列的,逼着自己看完了才会还。”

读书秘籍:一次借阅同系列的书,比较不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思维扩散。

原载于《江淮晨报》2014年3月28日A12版

http://epaper.hf365.com/jhcb/html/2014-03/28/content_785047.htm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