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中安在线】引导政策性金融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日期:2018-01-26  稿件来源:  

图文

引导政策性金融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姚跃传委员代表省政协特邀界的发言

政策性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配合中央及地方重大战略决策落地,具有逆周期调控和战略支撑作用,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额、长期、低成本资金,帮助政府“补短板、降成本、增税源”。以省农发行为例,2016年累计投资超千亿元,贷款净增526.9亿元,占全省11.23%,增量居全省国有银行首位;2017年累放贷款975.3亿元,贷款净增529.4亿元,占全省12.31%,增量再居第一,年末贷款余额2734亿元,存贷比235%,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59.4个百分点,存量贷款中有1571亿元为省外资金;近两年贷款平均定价较全省同业低125个基点,为全省实体经济减支55.5亿元;年均纳税3.5亿元。从全省信贷资金利用情况看,还存在信贷总盘子统筹不够、引导不足、各类金融资源错配以及脱实向虚等问题。现就如何引导政策性金融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做好资金安排顶层设计。按照“用足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用活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用准其他杠杆类资金”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资金使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用足政策性银行资金和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策性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同向、一致性特点,推动政策加杠杆;倒逼商业性金融和其他杠杆类资金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金融去杠杆。逐步加强政策对接,提高政策性信贷资金占比,力争“十三五”末占到全省间接融资总量1/3以上。政府还应安排政策性银行进入有关议事机构,更好发挥其对当地重大战略研究、项目谋划方面金融智库的融资融智作用。

2.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四难”。“四难”体现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选准企业难度大;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单靠银行尽职调查获取真实信息难度大;出现不良贷款后,抵质押品处置难度大;在趋严的金融监管形势下,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金融创新与触碰监管红线之间平衡的难度大。解决“四难”,要靠政府“四抓”来引导。一抓市场培育。既发挥政府有形之手,通过明确政府产业导向目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引导行业发展;又发挥市场无形之手,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打造一批有品牌、有产品、有市场、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作为金融服务的承接载体。二抓企业家精神打造。加强企业法规法纪和诚信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企业家精神,不做假账、不参与非法集资,专注主营业务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意识。三抓金融生态建设,打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四抓金融创新宽松氛围。在加强监管的大形势下,积极营造符合我省发展阶段和特点的监管尺度,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不触碰监管红线的前提下,主动增强因地制宜的创新活力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动力。

3.创新“五位一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模式。创新“五联贷”信贷模式,通过政府、政策性银行、实体企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五位一体,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信贷资金为纽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有效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省农发行已在蒙城县成功试点“五联贷”模式,首批1.5亿元贷款拉动8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10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用款企业融资成本下降46%,带动4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4.参照招商引资建立激励机制。政策性金融对一个区域的信贷投放为净投入,并且在机构所在地纳税。考虑到政策性银行没有商业银行利润返还的内部激励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参照招商引资,在办公用房、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配套优惠政策和待遇,激励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界别:特邀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合肥工业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副教授。

2.jpg

原载于中安在线2017年1月24日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8/01/24/007796490.shtml

编辑:周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