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讯(记者 吴俏婧),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楼的一楼放置着一艘船的模型,该模型以“巢湖号”为原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仿制而成。“巢湖号”由该校“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之一的北斗导航信息处理团队研发制作而成,运用北斗导航信息处理系统,借助船体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等装置可完成在无人情况下的水质监测活动。目前,“巢湖号”已成功在巢湖、洪泽湖等地完成水质监测任务。
这只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研发成果之一。11月14日,由中安在线联合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20多家全国主流网络媒体举办的2017“全国主流网络媒体安徽高校行”首站走进合肥工业大学,对该校教育教学、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度采访。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1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了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共有897个项目预获奖,其中共有58所高校的83个项目入选。合肥工业大学一项专利入选优秀奖预获奖名单。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89年设立,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认可,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评奖标准不仅强调项目的专利技术水平和创新高度,也注重其在市场转化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同时还对其保护状况和管理情况提出要求。
合肥工业大学入选的专利是徐科军教授团队的成果:一种基于DSP的科氏质量流量变送器。该专利的主要研究专题为: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的自动化仪表研究与开发,传感器静动态特性研究与应用。
多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内外学术前沿,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国产大飞机雷电防护、特种显示、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等领域,合肥工业大学取得的一大批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主战场,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腾飞和中国制造2025的腾飞贡献着力量。
“能够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子弟兵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今天4月,当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的消息传来时,合肥工业大学“复杂产品开发工程与系统技术”创新团队一片欢腾,由他们主持研发的智能微创诊疗装备系统在装配该舰后,随舰官兵在长时间远洋环境下,小病不再需要转运陆地医院,重病不会耽误治疗时间。同时,这一系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分级诊疗、灾害救援和国际援助。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工作是科研人员的本职,但要把握好什么才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就必须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用前瞻性研究解决当今国家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介绍说。
五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4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5项;获批授权专利1675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持有量高居安徽省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中,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智能能源创新平台(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合作)、高端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光电显示产业创新中心同时入选,力争成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汽车界的黄埔军校
汽车工业诞生的一百多年来,一直都被当成是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而我国民族汽车工业曾经普遍面临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差、品牌不能形成竞争力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将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轿车整车开发工程管理之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轿车的整车开发流程控制与管理技术,使整车开发周期缩短了3~6个月,降低开发成本10%~15%,大幅提升了民族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3年,当学校提出要与汽车企业共同开展“智能互联环境下汽车产品设计方法与应用”项目研究时,来自汽车企业的技术人员却感到不解。在传统汽车工业看来,智能互联与汽车生产似乎是两个没有交集的领域。而短短3年后,智能网联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的整车生产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在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大数据联合实验室,1万多辆已经售出的奇瑞电动汽车,每10秒钟就会将在途数据上传到终端平台。团队利用自行开发的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庞大的车身数据、业务数据和外部数据,形成了数据驱动的汽车产品开发决策技术和支持系统,在奇瑞多款新型车型的开发工程管理中已经发挥出强大的推力。
据了解,丰田、北汽、东风、江淮、奇瑞、星马、安凯、中国重汽等汽车公司的多位高管均毕业自合工大。因此合工大也被称为“汽车界的黄埔军校”。
原载于浙江在线2017年11月16日
http://edu.zjol.com.cn/system/2017/11/16/0216233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