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新安晚报】合工大学生发明翻译“神器”:让聋哑人手势翻译成语音

日期:2018-09-05  稿件来源:  

图文

新安晚报讯 (记者 甘洁),一只手环就能让聋哑人与我们无障碍交流?小小“头盔”就能检测孩子是否有自闭症?空心光束可以让电线上的鸟儿飞走?丝瓜络也能做成助眠枕头?这些看似脑洞大开的想法,已经变成了现实。8月31日下午,第四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在蚌埠展开“终极对决”,项目不仅有新意,更有心意。

1.png

聋哑人和我们交流起来费力又费神怎么办?要是能让聋哑人手势翻译成语音,让语音翻译成手语就好了。合肥工业大学代表队的新型便携式手语语音互译手环就将一个小小手环变成了翻译“神器”,获得了总决赛创意组冠军。“接触到聋哑人之后,想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也激励我们一直做下去”,项目成员徐林嘉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他表示,当聋哑人佩戴上手环,做出手势后,就可采集数据,通过服务器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转换成语音,让非聋哑人听得懂。而非聋哑人的语音被手环识别后,也会转换成手势图片或文字,让聋哑人看得懂。

“小手环”有大作用,像“小头盔”的眼动仪也能帮助儿童及时筛查诊断是否有自闭症倾向。“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也很多,越早筛查越好,但是康复评估师比较匮乏”,安徽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的胡先宇介绍称,安徽医科大学的优星自闭症早期筛查、康复评估系统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当孩子佩戴上眼动仪后,眼前便会显示特定图像,再根据眼动轨迹数据,评估孩子的自闭症程度。“我们和自闭症儿童还有家长沟通时,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帮到他们,有很大的成就感、喜悦感”,胡先宇表示。

据了解,自今年3月份启动赛事以来,共有96所安徽高校的近24000个项目、超100000人次参赛。

原载于新安晚报2018年09月01日

http://m.cmstop.cloud.ahwang.cn/ios/p/1833761.html

编辑:肖萌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