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合肥工业大学以教师党支部为主导力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课程育人”唱响“同一首歌”
安徽日报讯(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周慧)7月17日,暑期的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里依然忙碌。当天下午,该院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课程教师聚集一堂,召开了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大家建言献策,讨论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不止是这个暑假,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一直紧紧抓住教师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推动全体教师把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全面融入教育教学,让组织育人、课程育人真正发挥实效。今年,该校还将“教师党支部建设之课程思政”确定为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
课程门门有思政
“融入了哲学思辨、爱国主义情怀的专业课,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坚定了我们成长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在即将赴中国科学院继续深造时,合肥工业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玉婷深有感触地说。她所在的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从思政课课本上学到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等概念,在专业课上总是能找到生动的事例。“岩浆岩向沉积岩的转化,体现的是‘量变到质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野外实践考察地质变化,体验的是‘生态文明’的理念。”该院资源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牛漫兰教授说。在她的课堂上,不仅专业知识会讲通讲透,巧妙融入的思政元素,更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如何把个人的智慧转变为集体的行动?牛漫兰调动起了支部全体党员教师的力量。2017年,她所在的支部率先为全系每门专业课制定了一份细化到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去年,在学院4个教师党支部、80余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大纲覆盖到全院120门本科生专业课。而牛漫兰也成为全国首批“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
“课程思政对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支部党建工作必须和教育教学的业务工作真正融合起来,切实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牛漫兰带领支部党员教师首先在自我提升上下起了工夫。支部理论学习一改过去支部书记带文件读,党员带耳朵听的模式,变成了按照学习计划由支部全体党员逐一做PPT上台讲解。学习结束后,每个党员教师还要在讨论环节交流学习心得,并对主讲党员教师进行学习评价,推动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结合党务工作实际,根据专业特点,细化课程思政目标任务,创新课堂管理办法,课程思政改革不仅发挥出支部组织服务功能,也成为进一步密切党组织与师生血肉联系的新入口和新通道。”牛漫兰说。
教师人人讲育人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瑞君副教授,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刚刚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组织党员教师理论学习的场景。
那是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会议刚一结束,李瑞君就组织支部党员学习会议精神,并立即提出将课程思政列入支部建设计划。可这却让有的党员教师犯起了嘀咕:“总不能让我推导完公式然后接着背一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吧?”“生拉硬扯、在专业课中插播思政课,肯定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看似枯燥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际上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找准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同时在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上下足工夫。”李瑞君诚恳地在会上跟教师党员们分析。经过一轮轮探讨,支部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将思政教育目标系统融入了2019版教学计划以及专业建设规划中。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在高新技术企业里拿到了高薪职位。偶然中,看到我国进口行业排名第三的就是精密仪器时,顿时觉得作为仪器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人生的格局应当不止是眼前的高薪。于是我又返回校园继续读博,之后回校任教,把培养更多精密仪器人才作为己任。”李瑞君每每在课堂上讲起自己的这段亲身经历,总能获得青年学子的掌声。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政课和专业课相融的教案。在日常教学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在《测控电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专业课课堂上,“认识与实践的辨证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课堂讨论等活泼的教学方式,在傅立叶变换、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点等知识点中深深印进了学生心中。“教师在课堂内外都会自发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但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就必须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李瑞君说。
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表示:“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的有效结合,可以避免就党建抓党建、就教学抓教学的‘单打一’‘两张皮’现象,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支部个个树品牌
“国产车、合资车和进口车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在该校《机械原理》课上,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教工支部书记朱立红总是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作为开篇。《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过去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往往局限为技术领域。而现在,系统融入了新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中国机械工业人“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以及机械工业发展的未来的这个环节,同学们不仅讨论得热火朝天,更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我们需要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我们要研究装配技术、提高装配质量”……这些青年学子发自内心的豪言壮语,总是在讨论当晚就反馈到教学平台上。“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或者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朱立红说。在建设示范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专业课课堂上融入育人职能也变得游刃有余,不仅选取案例与方法时信手拈来,更能真正引起学生思想深处的共鸣。《机械原理》课也因此成为该校首批获批的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之一。在学校正在实施的“课程思政培育计划”项目重点资助下,《机械原理》等上百门课程齐头并进,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成功案例转变为统一行动。
同时,示范课程实行“双负责人制”,即党支部书记是项目负责人、党员教师是课程负责人。“身处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我们以教师党支部为主导力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通过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发挥支部的组织力,凝聚起支部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通过专业课中各种鲜活的案例,将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培养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余其俊说。
原载于《安徽日报》2019年7月26日教育时空版
http://app.ahrb.com.cn/szb/content/201907/26/c110372.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