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厚植家国情怀,10月31日上午,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省级样板支部)党员及部分发展对象,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磅礴奋进力量”主题特色党日活动,在回望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缅怀先烈中践行青年担当。
抵达纪念馆后,全体成员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列队进入史料成列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富有对称感的恢宏空间,抬头是璀璨如星河的穹顶,四周墙壁上密密麻麻环绕着遇难者与幸存者的照片和名字,正中央的纪念碑上,“遇难者300000”的字样格外醒目,字字重千钧。昏暗的光影里,蓝色星空灯点点闪烁,像极了遇难同胞化作的星辰,永久守望这片土地,从未远去。
在展区内,支部成员系统回顾了那段沉痛的历史,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的历史节点,到“大规模集体屠杀”“肆意纵火劫掠”等板块的史实呈现,展区内的历史照片、实物文物清晰还原了日军的暴行;“12秒一滴水”的遇难者纪念装置,每落下一滴水便代表一位同胞遇难,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逝去;幸存者的亲笔证词、当年的报纸报道、被焚烧的房屋构件等珍贵史料,让支部成员直观感受到山河破碎的苦难。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头沉思,沉重的历史画面直击心灵,对“勿忘国耻”的内涵有了更为真切、深刻的体悟。

走出展厅,全体成员在指定区域肃立成行,举行庄重的默哀仪式。大家身姿挺拔、垂首静立,以此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致以最深切的哀悼,现场肃穆的氛围,让每一位成员都更真切地体会到历史的沉重。默哀仪式后,大家有序前往献花点,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依次敬献鲜花,朵朵白花承载着对遇难同胞的缅怀与敬意。

随后,支部成员来到“万人坑”遗址陈列区。累累白骨无声地控诉着日军当年的滔天罪行,现场气氛愈发凝重,展馆内光线昏暗,同行之人虽看不清彼此眼角的泪水,那份因震撼而共鸣的心跳却清晰可感,紧紧相连。
支部党员刘勇谈到,“最让我灵魂震颤的,是‘万人坑’遗址。看着那些层层叠叠的白骨,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将那段黑暗的历史呈现在眼前。这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预备党员孙敬仪则表示,“作为新时代党员,铭记这段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当以先辈血泪为鉴,在校园中深耕专业、锤炼本领,在集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传承红色基因。”发展对象龙瑞雪感慨到,“这段历史从不是遥远的文字,而是刻在民族血脉里的警示。我们应把这段记忆藏在心底,化作前行的力量,用珍惜与奋进,告慰逝去的同胞,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
参观的最后,支部成员在和平广场前整齐列队,和平雕塑以舒展的姿态诠释着和平的珍贵,雕塑无声,此刻却震耳欲聋。面对这象征希望与愿景的雕塑,大家眼神坚定、神情肃穆,齐声喊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铿锵誓言,这是对遇难同胞的告慰,更是对守护和平的庄严承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次活动通过史料学习、默哀献花、遗址凭吊、誓言宣誓及和平留念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将厚重的历史教育与清晰的专业使命深度融合。不仅有效强化了支部成员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更进一步凝聚了支部的向心力与战斗力。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持续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引导支部成员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知行合一中勇担时代使命!
(李静 葛永莉/文 王昱博/图 李艳/审核)
责任编辑: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