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动我校地质学科高质量发展,寻求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的突破。由合肥工业大学和邢台学院共同主办的爆炸成矿理论与找矿研讨会5月17日至18日在合肥召开。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袁峰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开幕式由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牛漫兰教授主持。
袁峰在致辞中对参加爆炸成矿理论与找矿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袁峰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办学思路和发展成就。他强调,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创新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理论和深部探测方法技术体系,在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三维成矿预测、关键金属综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国家、区域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此次学术会议能够进一步促进我校地球科学相关科研团队与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旗代表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背景和意义,对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张旗指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背景下,亟待创新已有的矿床学理论研究和找矿技术方法,爆炸成矿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需要大量实践检验。同时对爆炸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研讨会聚焦“爆炸成矿理论和找矿”,特别邀请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旗和张宝林研究员、中国地调局焦守涛、李承东、陈刚高级工程师、石玉若研究员、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彭永和总工程师、甘肃省地矿局地调院罗建民院长和王晓伟高级工程师、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涂文传副队长、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王彪工程师、长江大学汤军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李国华教授、邢台学院原杰副教授和昆明理工大学陆波德博士,围绕隐爆角砾岩筒有关的战略性矿产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查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进行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出席本次前沿论坛的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安徽省地矿局、安徽省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山东省地矿局、江苏省地质局、浙江省地质局、甘肃省地矿局、贵州省地矿局、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长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邢台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21家科研院所和地勘单位的40多名专家学者。
本次研讨会对进一步推动爆炸成矿理论创新研究,推进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找矿技术方法的突破和运用,增强我国的资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邓宇峰/文 邓宇峰/图 南国君/审核)
责任编辑: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