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学校第十五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落幕

日期:2023-04-07  稿件来源: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图文

4月2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承办的第十五届“‘剧’焦心灵·演绎成长”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在翡翠湖校区科教楼A座第二报告厅举行。安徽建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吉晓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崔静琳、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心理与职业发展教研室主任高海燕、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崔健、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李志明、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邹佳莹以及教师骆贵被邀请作为此次比赛的评委,同时各学院辅导员及学生共计400余人到场,一同观看了本次比赛。

比赛开始前,李志明对大赛做致辞,他强调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心理育人特色项目的品牌活动之一,已有十四年的举办历史,通过剧目展演的方式,让同学们通过演绎或观看了解心理健康成长烦恼,寻找发展自我的途径与出口,为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搭建了平台。

经过了赛前培训和初赛的紧张角逐,共12只队伍入围决赛。校心理协会的作品《云泥之间》讲述了大学生萧汝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最终挣脱对自己的束缚,重新认识自己的成长经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作品《被讨厌的勇气》描绘了大二学生雨琪经过自我斗争和辅导员的帮助,克服了依赖性人格给自己带来的问题,积极面对人生的故事;由仪器光电与工程学院所带来的作品《问心》演绎了新生小新在与内心世界的另一个我斗争后,勇敢拥抱自己,赢得救赎的故事;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作品《战“抑”》叙述了被束缚住羽翼的少年林辞,在身边关心他的人们的鼓励与帮助下,重展羽翼,勇敢逐梦的故事;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作品《面具》演绎了夏镜梓在面临真实与虚幻世界的艰难抉择后,终于摘下面具触碰内心世界那个最真实的自己的故事;外国语学院的作品《蒙太奇不孤单》讲述了拥有双重人格的女孩温歌在朋友和心理咨询师的鼓励下,解开了自己与母亲的心结,重新拥抱积极人生的故事;来自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作品《一直在心里》讲述了大学生乐乐在老师朋友的引导下正确理解和认识到了人的生离死别,最终一步步走出外公离世的悲痛的故事;作品《生死梦境》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演绎了少女向阳在经历了一场飞机失事的梦境后重新感受到爱与温暖,体悟到生命的真谛的故事;机械工程学院的作品《早点》讲述了在神秘人的帮助下大学生李星和徐涛如愿互换身份,逃离彼此人生,但也正是这段神奇的经历,最终激发了主角对生活和家庭的勇敢和担当;土木水利工程学院的作品《自溺自赎》演绎了在舍友的帮助下,陶好在历经挫折后,勇敢认识到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并积极改变的故事;物理学院的作品《沉默不语》讲述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陈默在初入大学时的糟糕体验,但最终在朋友的关怀和家人的鼓励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勇敢拥抱自己生活的故事;最后上场的是来自管理学院的作品《不必四处看,我就是答案》,演绎了一开始新生裴颖执着于提高分数系统的得分,盲目追随他人的脚步却适得其反,但经过内心世界对自我的激烈斗争后勇敢做回了自己,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的故事。

赛后,崔静琳对以上作品进行逐一点评。她指出,同学们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和情景剧技巧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很好契合了本次“‘剧’焦心灵·演绎成长”的活动主题,对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引导意义。

经过激烈地角逐,最佳剧本奖由管理学院获得,最佳舞台效果奖由校心理协会获得,最佳男演员奖由机械工程学院主角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角获得。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心理协会获一等奖;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物理学院获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获三等奖。

至此,本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圆满落幕,作为学校心理育人品牌特色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剧目演绎感悟心灵成长、提升心理发展水平,充分展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必将对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王一涵 王紫雯 丁宏霈/文 蔡骐璠/图 张海林/审核)

责任编辑:夏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