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我校校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应邀在屯溪路校区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作了题为“创新的教育和教育的创新”的报告。校教务部副部长、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黄景荣主持报告会,并向大家介绍张海霞教授的简历。
报告会上,张海霞教授从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出发,回答了“身为普通教师,如何做到创新?如何教创新创业?”等问题。她认为,创新创业无处不在,没有不创新的行业,只有不创新的思维! 张海霞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在场的母校师生介绍了她和北京大学团队如何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如何在课程中设计创新的内容?”“课堂上怎样实施创新、怎样评价创新的效果”等。她提出“从每堂课的创新开始!只有用教育将创新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中去,让每个人都成为创新人才,这才是伟大的中国梦,中国影响世界才不是梦!”她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懈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家国情怀,打动了在场的观众,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学秘书、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负责人和学校创新创业导师参加了报告会。
张海霞,多年来专注于微纳技术的研究,在微纳设计与加工技术、SIC MEMS技术、微能源技术领域深有研究。现任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全球华人微米纳米技术合作网络执行主席,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张海霞教授还长期活跃在创新创业教育第一线,她在北京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创新工程实践》,成为全国第一门创新创业的慕课,已经覆盖全国382所学校,10万余学生。她于2007年发起了iCAN创新创业大赛,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比赛,在世界各国轮流举办,每年二十余国家数万名学生参赛, “Yes, I CAN”风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