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总决赛在合肥成功举办。本届专项赛吸引了全国近400所高校的60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经过校赛、省赛、半决赛三轮角逐,最终,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多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斩获了全国总决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在所参与的全部4项决赛项目中均获一等奖,获奖层次与总数位居全省参赛高校首位,创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对本届赛事进行了广泛报道。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创办于1999年,历经27届发展,累计吸引全国1000多所高校、超46万人次参赛。本次竞赛吸引了900多所高校3万多支队伍报名参赛。大赛以创新为引领,首次提出国产化小型仿人机器人比赛项目,最早引入大尺寸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率先新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大赛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也逐步发展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
赛事期间,我校高度重视组织与培训工作,开展专题培训、竞赛交流等系列活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依托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创新基地,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产教融合、研以致用”的育人机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多次亲临训练现场,关心备赛进展与学生状态,细致询问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协调资源予以解决,鼓励学生坚定信心、挖掘潜力、发挥实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支持。
参赛学生们长期坚守竞赛集训基地,反复调试机器人、优化算法,针对Roban机器人挑战赛、Aelos机器人挑战赛(开源鸿蒙版本、树莓派版本)、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等多个项目开展系统性训练。面对技术难题,团队成员热烈讨论,广泛搜集资料,不懈尝试多种解决方案。此次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我校学子将继续砥砺前行,争取在更多赛事中续写辉煌,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方帅/文 李俊照/图 张海林/审核)
责任编辑: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