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学校干部教师热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日期:2025-01-23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1月23日,校党委常委会以“第一议题”形式专题学习研讨《纲要》精神,校党委书记于祥成主持专题学习,党委常委会固定成员参加学习。全校干部教师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反响热烈。大家表示,《纲要》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守“工业报国”初心,凝心聚力、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纲要》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重要的政治任务。”校党委书记于祥成表示,要把全面实施《纲要》与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通起来,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重大意义,聚焦“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所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初心,不断校准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进一步在自己的赛道上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紧紧围绕教育的‘三大属性’,以‘六大特质’为主要特征,以‘八大体系’为基本结构、以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为关键要求,将深化改革贯穿全文,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校长郑磊表示,要科学对标《纲要》“两步走”的目标设定,聚焦《纲要》关于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实际,抓住办学治校的主要矛盾,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强烈的战略主动和卓越的发展实绩,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理念、体系、制度、评价、治理等现代化科学化,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切实打造战略引领力量,奋力书写好教育强国建设的合工大答卷。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纲要》明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为高校教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陈树海表示,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教育家精神为第一要求,强化思想引领,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强化监督考核,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要以教师发展为第一目标,强化服务保障,加大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和宣传力度,建立教师荣誉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撑。

“《纲要》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策略、实现路径、政策举措等进行了系统谋划设计、全面统筹部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蓝图和明确方向。”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钟小要表示。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等关系,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强化树立三种思维,建设运行六大中心,聚焦实施十大重点专项工作,升级量化一体化五阶育人体系,落实落细“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构建育人工作新生态新格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等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教务处处长张莉表示,“要精准对标教育强国目标任务,结合学校‘十四五’建设关键环节和未来发展规划,坚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坚持能力导向,深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构建多元智慧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纲要》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结合点。”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佐才表示,要切实增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推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专项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以及高端研究生人才订单式培养;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强化特色优势学科,提高整体学科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落实一流学科培育计划,加大资源配置和体制机制保障,探索学科间优势互补,挖掘交叉学科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自主培养、吸引聚焦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纲要》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提出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对办好思政课这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叶兵表示,办好思政课,根本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注重运用新时代变革伟大成就案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纲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也为更好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指明了方向。”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丁兆罡表示,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不断破解专业学位实践成果评价难题,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全链条、各环节,进一步打造“卓越”系列思政育人品牌,全面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先手棋”、构建实践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先锋队”、推动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的“样板间”发挥应有作用。

《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项宏发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使命重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效能,以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以成果转化带动产业发展,依托合肥‘科创之都’这片沃土,转化更多的技术成果,进而支持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为国家培养更多拔尖的行业领军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纲要》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目标和任务。”经济学院副教授操玮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将以《纲要》为指引,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紧跟学科前沿,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纲要》指出,要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朱勇超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仪器装备的强劲推动下,测绘学科正迈向智能化转型的新阶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革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着重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培养跨学科知识交融、技能精湛的复合型测绘地理信息人才注入新的动能。

(宣讯/文)

责任编辑:夏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