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发起的“新时代 向未来—建筑与艺术类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艺术设计类学科专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陈刚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
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宋建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潘长学,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支锦亦,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阳,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院长季晓芬,北京印刷学院刘秀伟、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何人可,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陈江、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余隋怀,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胡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导冯信群等相关学科知名高校、设计领域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青年科技人员共同参加此次会议。
陈刚在致辞中向与会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他指出,各位专家在本次研讨会演讲的主题围绕着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和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沿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观念以及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设计课题,对我校师生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和交流机会。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兄弟院校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上的互动交流,推动我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上更快更好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陈刚致欢迎辞
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新文科”背景下对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思考如何以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为基础,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体化建设;以思辨创新为出发点,探讨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以新时代背景下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探索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寻求新的突破与新的可能。
会议现场
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李早主持开幕式及上午主题讲座,她代表学院感谢专家学者们在百忙之中参加研讨会,并介绍了建筑与艺术学院基本情况、专业概况及学科特色。
上午主题讲座中,张凌浩、潘长学、余隋怀、宋建明、季晓芬、支锦亦六位教授分别以新时代、新需求、新应用的视角,分享了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研成果,从体验与交互层面强调产品的设计以人为本,新设计学科建设需要专业协同交叉创新教育,设计思维价值核心是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围绕新文科语境下的设计学科建设的思考,明确设计教育遭遇文明代际的挑战与艺科融合发展机遇,明确“新文科”背景下融合与协同创新发展目标,探索特色设计类人才培养呈现“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与实践相融合创新模式等方面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张凌浩、潘长学、余隋怀、宋建明、季晓芬、支锦亦教授主题演讲
下午主题演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学斌主持,曹阳、陈江、何人可、胡洁、冯信群、刘秀伟六位嘉宾分别就不同视角,结合人才培养、科研课题和实践合作项目等成功案例对新文科背景的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展开演讲。专家学者们通过分析国内交叉学科、新学科发展背景,以设计是一种聚合反应导入,提出设计学科与设计教育思维重建,明确未来卓越设计师的特质是基于想象力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力的建构能力,从中国设计所面临的转型问题作为切入点,强调以文化为体,以科技为用,数字平台与设计生态建设,差异化与跨领域的双一流建设。并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设计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艺术融入乡建的案例与思考,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及今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艺术科技赋能盛会的设计创作故事,深度探讨了艺术设计学科人才、教学、管理、育人的新目标、新机制、新体系、新方法。
曹阳、陈江、何人可、胡洁、冯信群、刘秀伟教授主题演讲
与会同时,2022年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和安徽省工业设计协会“为提而设计”创新设计大赛赛事开展宣介宣讲。
研讨会上,线上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出发,积极发表真知灼见,开展学术思想观点交流,对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对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促进我校建筑与艺术类学科的发展,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提升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建筑与艺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参加研讨会。
(李晓琼/文 陈晓亮 郭浩原/图 关茜/审核)
责任编辑: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