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工大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我校在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2-03-10  稿件来源: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图文

近日,我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药物科学与工程系廖晨钟教授/谢周令副教授团队,在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的两篇论文在美国化学会主办的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连续发表。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是药物化学和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期刊,相当一部分改变人类命运的上市药物均发表在该刊。廖晨钟教授/谢周令副教授团队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性论文《Targeting the S2 Subsite Enables the Structure-Based Discovery of Novel Highly Selective Factor XIa Inhibitors》报道了我校在发现新型低出血风险抗凝药所取得的进展;第二篇综述性文章《Lessons Learned from Past Cyclin-Dependent Kinase Drug Discovery Efforts》是针对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药物研发的思考。两篇文章合肥工业大学均为第一作者单位。

上市的新型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虽然克服了肝素和华法林传统抗凝药的诸多缺点,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导致一定的出血风险,威胁病人生命。因而,研发一款减少或避免出血风险的新型抗凝药十分必要。研究表明,抑制FXIa凝血因子能有效地降低血栓形成并没有明显出血倾向。目前,已有不少FXIa小分子抑制剂报道,但大部分在酶活性上对高度同源的多种酶选择性不高,导致了一些可能临床副作用,如高出血风险。《Targeting the S2 Subsite Enables the Structure-Based Discovery of Novel Highly Selective Factor XIa Inhibitors》论文采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发现了FXIa活性和选择性大幅提升的优势化合物35。生物学研究发现,化合物35能有效抑制血栓,同时对小鼠无明显毒性及出血风险。目前,化合物35已作为安全有效的抗凝候选药物在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本校硕士生姚宁宁、中国药科大学硕士生贾志萍为共同第一作者,廖晨钟教授、孔毅副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和谢周令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CDK有20个亚型,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在临床上,CDK抑制剂已经是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的重要药物,目前已有四款CDK抑制剂被批准上市。尽管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在生物机制、多靶点抑制、亚型选择性、联合疗法、药物耐药和药物代谢稳定性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Lessons Learned from Past Cyclin-Dependent Kinase Drug Discovery Efforts》通过聚焦这些关键问题系统阐述并讨论了CDK抑制剂研发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了CDK抑制剂研究未来的新方向,为CDK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本文谢周令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廖晨钟教授为通讯作者。

近年来,廖晨钟教授团队在小分子药物设计与发现领域取得了多方面进展,为我校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上述发表的论文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1c0215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1c02190.

(谢周令/文 谢周令/图 李艳/审核)

责任编辑:王秀芹

分享到 :